卡耐基范文网 导航

2019年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资料汇编附答案【电大备考】

来源网站:卡耐基范文网 2020-06-28
卡耐基范文网
2019年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资料汇编附答案
一、填空
1.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
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2.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
数量、质量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密度等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
3.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两部分内容。狭义的文化专指后者。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
4.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对象有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
社会产品等。
5.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
描述事实
、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
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

6.直到奴隶社会的科学中心转移到古希腊之后,才逐渐产生了以认识社会为目的的经验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7.近代社会调查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
西欧
,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美国

8.英国哲学家培根的

经验论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等的社会政治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孔德的

实证主义

,德国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各个阶级、各个派别的近代社会调查研究提供了系统化、学科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
数理化
倾向日趋明显,推动了社会调查研究向__定量化__进步。
1.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
等。
2.纵贯研究的主要形式:一是趋势研究,二是同期群研究(人口特征组研究),三是
追踪研究(同组研究)。
3.
定性
研究与
__定量
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
4.普查一般分为

一次性

普查和
常规性(经常性普查)
普查两类。
5.20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
问卷法


统计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
6.我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长期使用着一种通过

个案说明总体性质

的调查方式,并赋予它一个特殊称谓,即典型调查。
7.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即
确定课题

设计调查方案
与具体准备。
8.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

指导思想
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

公式
等。
9.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即
直接
调查方法和
间接
调查方法。
10.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必须防止
只重现象

只重理论

这两种倾向。
1.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产生必须根据

理论和实际

的需要以及

现实可行性
而定。
2.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具体由概念和

变量

、命题和
假设

等理论要素联系而成。
3.社会调查研究无论是核心概念还是一般概念,都可划分为
具体
概念和
抽象
概念两种。社会调查研究涉及并关注的许多概念都是后者。
4.
自变量

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


因变量

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5.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
__因果关系和
相关关系


6.假设可由

理论演绎得到,或由经验观察得到。
7.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

观点


逻辑

上的判断。
8.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
逻辑分析
、经验判断和
试调查
三种。
1.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需要对概念的变量进行度量,这就要将
抽象
定义转化为
操作定义。
2.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后者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
指标对
概念

所作的说明。
3.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准确性、

完整性

和互斥性。
4.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它一是指__测量方法
的可靠,二是指

测量结果

的可靠。
5.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
测量方法
的效度,第二,
测量结果
的效度。
6.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
内在效度


外在效度

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后者则是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
7.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
必要条件
而非
充分条件。
8.
可信


有效

的测量是优秀的测量,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
1.在现代社会中,抽样与

问卷方法

、计算机技术、

统计分析方法
相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主要类型,即抽样调查。
2.抽样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辩证唯物主义个别与一般的理论和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大数
定律与
中心极限
定律决定的。
3.抽样误差是用

样本统计值
去估计
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
4.总的来说,各种抽样都可以归为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
两大类。
5.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
、抽签法和
随机数表法。
6.按照确定分层样本数量的不同方式,分类抽样分为比例分类抽样和
非比例分类抽样两种。
7.主观抽样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样本的方法。它又可分为
印象判断抽样


经验判断抽样

两种。
8.统计学中通常以

30
个单位为界,把样本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但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样本规模至少不能少于

100
个单位。
1.按照简明的文献分类方法,

零次文献和一次文献
称作原始文献、直接文献或第一手文献;
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称作间接文献、第二手文献或次级文献。
2.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__个人文献__
、社会组织文献、大众传播媒介文献和__官方文献。
3.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___计算机文献检索__
和____参考文献查找法(追溯查找法)

4.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

个人

、机构和

互联网
三种。
5.传统的记录信息方法主要是印刷文献的记录方法,主要有:标记、批注
、编制纲要和
撰写札记
等。
6.文献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大致有计词法、
概念组分析法__

空间分析法

和语义强度分析法几种。
7.文献分析的正确途径和发展方向应当是
定性
分析和

定量

分析的结合。
8.文献法具有
间接性


无反应性

的特点,所以不会因调查对象不配合而对收集资料产生影响。
1.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访谈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报刊发送法、电话发送法、网络发送法和邮政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
自填式


代填式
两种。
2.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封面信

指导语
、问题及答案、编码等。
3.问卷指导语分为卷头
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
4.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__开放型问答
、___封闭型问答
和混合型问答。
5.在问卷调查中,人们设计出了一种专门用于
主观性指标
的问卷——量表,作为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

结构强度顺序

的测量工具。
6.语义差异量表是设计一系列

形容词

和它们的

反义词

,作为极端对立的两端,在每一两端之间又设计若干等级(一般约7-11个),分别赋予一定分值,让被调查者选择,以此了解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人的态度和看法。
7.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的传统作法是

卡片法
和框图法

8.问卷设计好以后一定要进行试调查,具体方法有二:一是客观检验法,二是主观评价法。
9.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可能采取
电话问卷

直接送发问卷
的方式进行调查,以保证问卷的回复率。
1.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

结构式访谈和

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2.个别访谈的实施一般包括访谈准备、
接触访谈对象
、正式访谈、
结束访谈
四个环节。
3.一定的

提问方法
与一定的

行为方式
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
4.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其中主要指要善于运用自己的
表情和
动作
控制访谈进程。
5.一般的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以
1—2

小时为宜。访谈者对结束访谈和
__告别
一定要有所重视,争取给被访者留下一个关于访谈的整体的美好回忆。
6.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实际上是

个别访谈
的一种扩展形式。
7.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直接访谈
,一类是
间接访谈

8.集体访谈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方法与个别访谈大体相同,只是对访谈过程的

控制
和访谈的
效率要求更高。这是访谈会成功与否的关键。
1.观察法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

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
2.观察的内容及其结论究竟如何,除了取决于观察对象的
客观状况
和观察者感觉器官的感知能力外,也取决于观察者的
认识能力。
3.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

非参与观察和

参与观察两大类。
4.观察法多数是

非结构式
观察,适用于定性
类型的调查研究。
5.观察法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制定观察计划和进行必要的
物质准备

6.
当场记录是观察法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它需要注意的最关键一点是不能破坏观察现场的
自然状态。
7.观察误差来自
观察主体


观察客体
两个方面。
8.对于
非参与式观察来说,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而在参与式

观察中,关键是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
1.实验法的主要任务就是明确
实验对象

实验激发

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2.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
会导致某些

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
3.实验法在验证
假设
时,必须排除那些非实验激发引起的自然变化成分,否则会影响对
因果关系

判断的准确性。
4.在多数实验设计中,要特别注意

实验对象


实验环境
的匹配问题。
5.实验调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引入自变量
的控制,二是对

无关变量

的控制。
6.提高实验的信度,除了要采用各种方法努力排除非实验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应注意测量工具的_标准化__和___精确度___问题。
7.提高实验的效度,要从实验的______外在______和_____内在______两方面着手。
8.多组实验设计,一般是设置两个实验组、两个对照组,通过对各组检测结果的交叉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1.资料整理阶段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
2.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
实地源
,一是
文献源
,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
3.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
准确性


适用性
问题。
4.对文字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
和后分类。
5.文字资料汇编首要的目标就是
系统

完整
,其次,要求汇编后的资料集中、简明。
6.
数据
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其整理也叫

定量

资料的整理。
7.数字资料是否正确,主要是看

资料是否符合实际

和计算是否正确

8.资料整理中的计算机汇总的主要方法是

资料编码

资料录入

1.一般认为资料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即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和

理论分析


2.定量分析是最复杂的资料分析。它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

3.常用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

4.常见的离中量数有极差、标准差、
标准差系数


四分位差


5.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

SPSS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
中的Excel
等。
6.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


要素分析
和归类。
7.常用的辩证分析方法有

矛盾
分析法、具体和抽象分析法、
现象和本质
分析法。
8.

证实和证伪
统称证明,是社会调查中相互联系且相互对立的两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和逻辑证明则是证明的两种基本类型。
9.理论分析中的比较法首先需要

指标
,另外还需要比较对象。
10.抽样推断主要由参数估计


假设检验
这两部分内容组成。
11.常见的线性回归分析有一元线性
回归分析和

多元线性
回归分析。
12.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较多,其中较
聚类分析法

综合指数法
应用范围较广。
1.社会调查研究总结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
总结调查工作


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但许多社会调查研究并不专门进行前两项工作,而是与撰写调查报告合并进行,调查报告的完成,就是社会调查研究结束的主要标志。
2.一般认为,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
普通调查报告

,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

学术调查报告

,也叫科研调查报告。
3.调查报告双行标题必须避免内容文字

重复

,而且不能将正副标题

颠倒

4.调查报告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模式结构、
纵式结构

和交叉结构。
5.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

责任者

和知识产权的归属。
6.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
结尾和

预测性

结尾三种。
7.调查报告提纲的内容通常包括标题、
观点句

内容纲要


8.从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

图表


数字
等非纯文字表达形式。
9.修改调查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常用检查法有诵读法、
冷却法

请教法

二、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选择)
1.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ABCDE
)。
A.
专门性
B.
系统性C.
客观性

D.
针对性E.
实证性

F.
相关性
2.社会的基本要素是(
ABC
)。
A.地理环境B.
自然环境
C.
人口
D.个人

E.阶层
F.
文化

3.被认为提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的是(
C
)。
A.中国人
B.古印度人C.古希腊人
D.古罗马人
4.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
A
)。
A美国

B苏联C德国
D英国
5.初级社会群体主要是指(
ADE
)。
A.家庭
B.
政府
C.政党D.村落
E.
非正式组织F.
军队
6.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调查研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它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是在(
B
)。
A.中国共产党十一大以后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C.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以后D.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后
7.美国最著名的民意测验机构是(
C
)。
A.
兰德

B.
哈里斯

C.
盖洛普
D.
赛林格
8.历时七年之久完成社区研究杰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是(
C
)。A.
费孝通
B.
陈翰笙
C.
李景汉

D.
陶孟和
1.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
B
)。
A.人本主义

B.实证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逻辑主义
2.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之中,属于直接调查方法的是(

ABC)。
A.访谈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文献法

E.问卷法

F.抽样法
3.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按目的可划分为(

AC
)。
A描述性研究
B预测性研究
C解释性研究
D定性研究
E定量研究
F探索性研究
4.纵贯调查研究的主要形式有(

BCD

)。
A预测性研究
B趋势研究

C同期群研究

D追踪研究

E截面研究
F历时研究
5.按调查对象的范围,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主要有(
ABE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E个案调查F会议调查
6.个案调查是一种(
A
)。
A定性研究方法

B定量研究方法
C定性为主兼有定量的研究方法
D定量为主兼有定性的研究方法
7.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即(

BDEF

)。
A确定课题阶段
B准备阶段
C设计调查方案阶段D调查阶段
E分析阶段
F总结阶段
8.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

ABDEF

)。
A客观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E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F伦理道德原则
1.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用的四种变量概念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

A

)。
A.
定类变量
B.
定序变量C.
定比变量

D.
定距变量
2.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

B

)。
A.
连续变量
B.
离散变量C.
自变量
D.
因变量
3.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
C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直线相关
D.曲线相关
4.命题是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
ABDF

)。
A.公理
B.定理C.理论D假设E学说F经验概括
5.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BDF)
A确定课题
B查阅文献C形成观点搜集资料
D咨询
E搜集资料F实地考察
6.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ABCDF

)。
A.
实用性

B.
系统性C.
时效性

D.
经济性E.
准确性F.弹性
1.社会测量的要件有(

ABDF
)。
A测量对象

B测量工具C测量方式

D.测量规则

E测量内容
F测量数值
2.社会测量的四个层次之间有兼容性,它们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应当是(
B
)。
A.
定比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

B.
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C.
定类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比测量

D.
定序测量、定类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3.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指的是(
C
)。
A.
准确性
B.
完整性
C.
互斥性D.
唯一性
4.目前,人们大都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分为以下阶段(ACEF)。
A.概念的形成

B概念的筛选
C概念的界定
D概念的分解

E选择测量指标

F编制综合指标
5.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的方法有(
ACE
)。
A.再测法
B.比较法

C.
分半法

D.因果法

E.复本法

F.相关法
6.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指(

B

)。
A.
内在效度B.
外在效度

C.
效标效度D.结构效度

1.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
D

)。
A.
普遍性
B.
复杂性
C.
同质性
D.
异质性
2.抽样的一般步骤有(
ABCDEF
)。
A确定总体
B制定抽样框
C决定样本容量
D决定抽样组织形式
E抽取样本
F评估样本
3.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叫(
C

)。
A.
总体
B.
样本
C.
抽样单位
D.
抽样元素
4.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叫(

A)。
A.
统计值
B.
平均值C.
估计值
D.
参数值
5.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B)。
A.调查资料的收集问题
B.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
C.节约人力、财力和时间的问题
D.从个别认识一般的问题
6.在总体规模较小、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的情况下,既节约又效果好的抽样类型是(
B
)。
A.便利抽样
B.主观抽样C.配额抽样D.滚雪球抽样
7.非随机抽样的方式有(

BDEF
)。
A类型抽样
B.主观抽样
C整群抽样

D定额抽样
E偶遇抽样
F滚雪球抽样
8.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
ACE

)。
A.直接抽样法
B.分类法
C.随机数表法D.分阶段法E.抽签法
F.配额法
1.当今社会的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的特性是(
BCE
)。
A.必须有文字符号
B.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
C.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
D.必须有一定的价值

E.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

F.必须公开
2.在文献之中,属于对知识的第一次加工,是信息的基础,也叫信息源的是(
B
)。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3.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
ABEF

)。
A个人文献
B社会组织文献
C手工文献
D印刷文献
E大众传播媒介文献
F官方文献
4.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ADF

)。
A.文献搜集
B.文献阅读
C.文献筛选
D.摘录信息
E.文献整理
F.文献分析
5.查找文献要尽可能主要采用(

B
)。
A.参考文献查找法

B.检索工具查找法
C.计算机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6.摘取信息一般的步骤是(
ABCE

)。
A.浏览B.精读C.筛选D.分类

E.记录F.分析
1.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

C

)。
A.文献法B.访谈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2.问卷封面信的内容主要包括(
ABCD

)。
A调查的主办单位或个人身份
B调查的内容和范围
C调查的目的
D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E调查的类型F调查的方法
3.最为简单、同时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量表是(
A
)。
A.总加量表

B.语义差异量表C.累积量表D.态度量表
4.问卷法的实施步骤包括(

BCDE)。
A确定内容

B设计问卷

C选择调查对象
D分发问卷
E回收问卷

F分析问卷
5.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

ABCE)。
A背景性问题
B客观性问题
C主观性问题
D态度性问题
E检验性问题
F社会性问题
6.在设计问卷时,敏感性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应该安排在问卷的(

D

)。
A.任意位置

B.前面
C.中间

D.后面
7.实践证明,报刊问卷和网上传达问卷的最终回复率一般为(
A
)。
A.10%~20%
B.30%~60%
C.50%~80%
D.接近100%
8.问卷法适用于(

D

)。
A.各种社会群体
B.个别社会群体
C.成分复杂的社会群体
D.成分单一的社会群体
1.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

ABF)。
A重点访谈

B深度访谈

C个别访谈

D集体访谈
E标准化访谈
F客观陈述式访谈
2.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访谈类型是(

D

)。
A.个别访谈

B.集中访谈

C.深度访谈D.结构式访谈
3.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

A


A.个别访谈

B.集体访谈

C.非结构式访谈
D.结构式访谈
4.最理想和最便捷的访谈记录方式是(

D

A.当场记录

B.事后记录

C.手工记录
D.机器记录
5.个别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有(
ADF)。
A访谈者与被访者互动,收集资料更为深入
B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C访谈范围不受限制
D灵活性大,适用性强
E对访谈者没有特别要求

F环境可以控制,资料的质量可以保证
6.集体访谈的缺点主要是(
ADF


A收集意见有时不够充分
B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较大
C访谈内容不集中
D了解事实往往不够细致
E对访谈对象要求较高
F不宜了解个人问题或特殊问题。
1.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

C

)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
A.问卷

B访谈
C人们的感觉器官D搜集文献
2.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
BCDEF

)。
A可靠性较高
B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C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D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

E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3.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
D

A实验观察和非实验观察
B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C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D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4.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主要用于(
A
)。
A.定性研究B.定量研究

C.问卷调查
D.访谈调查
5.和其他的一些调查方法相比,观察法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
C

)。
A.客观性问题B.全方位问题

C.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

D.求真务本问题
6.确定观察现场必须要考虑一些条件,其中最为关键、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条件是(
C
)。A.符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要求B.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
C.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

D.能够隐蔽进入现场
1.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
D)。
A.文献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2.实验法具有的一些不同于其他调查方法的特点是(
BCDEF

)。
A.实验环境的特殊性B.实验主体的实践性C.实验对象的动态性
D.实验目的的因果性E.实验过程的可控性F.实验方法的综合性
3.经典实验设计指的是(

B)。
A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B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C两组无前测实验设计D多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4.对实验过程的干扰最多也最复杂的非实验因素主要来自(
C
)。
A.实验者B.实验对象C.实验环境D.实验方法
5.实验法的优点主要有(

ADF)。
A控制性强B代表性充分
C实验范围广泛
D可重复运用
E简便易行F适于对理论、方针、政策的检验
6.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设计是(
D

)。
A.因子设计

B.重复测量设计C.多组实验设计
D.拉丁方格设计
1.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
CDE)。
A.收集
B筛选
C分类D汇编E审查F.分析
2.数字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

CDEF

)。
A归类B审核C检验
D分组
E汇总F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3.资料整理最根本的要求是(

A

)。
A.真实性原则
B合格性原则C准确性原则D完整性原则
4.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称信度审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ABCF)。
A外观审查B内涵审查
C逻辑审查
D程序审查E适用性审查F来源判断
5.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的一般步骤是(
BCE

)。
A判断资料类别

B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分组界限

D赋予各组数码

E编制变量数列
F制作统计图表
6.正式统计表的组成,一般有(

ACDF

)。
A.标题
B内容
C栏目
D数字E来源F.表注
1.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描述性分析有(
ACDE)。
A相关和回归分析
B相对指标分析
C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

D因素分析

E动态分析
F综合评价分析
2.常用的表示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等。常用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等。对它们的统计分析属于(
D
)。
A相对指标分析
B因素分析
C综合评价分析D动态分析

3.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资料分析是(
A
)。
A.定量分析
B.理论分析
C.定性分析
D.预测分析
4.频数是指分布在各组中的个体数量。用频数表示结果的分析方法属于(
D
)。
A.相对指标分析B因素分析
C综合评价分析D动态分析
5.用以概括描述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是(
D

)。
A.均值B比率
C集中量数D离中量数
6.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根据其关系的具体形式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具体数学模型相结合,以近似地表现变量间的平均变动关系,这种统计分析是(
A
)。
A.回归分析

B相关分析
C集中量数分析
D离中量数分析
7.以样本的实际资料为依据,计算一定的样本指标,并用以对总体做出数量上的估计和判断的方法是(
C
)。
A.预测分析

B综合评价分析C抽样分析

D相关分析
8.运用系统分析法应该着重注意(
ABCE
)。
A.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
B分析系统的内在结构
C分析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

D分析系统的规模

E分析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F.分析系统的作用
9.从整个社会看,知名度最高的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
C
)。
A.SASB.SPSSC.Excel
D.AMOS
1.按照目的、作用、内容分类,调查报告的种类大致有(

ABCDE)。
A.情况(概况)调查报告
B.
事件调查报告

C.
经验调查报告

D.问题调查报告
E对策(理论)调查报告F.典型调查报告
2.被称作调查报告灵魂的是(

B)。
A.真实性

B针对性

C典型性
D时效性
3.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
ABCDF

)。
A.标题
B.署名
C.前言
D.主体

E.论证F.结尾
4.调查报告无论采取何种类型、格式,其撰写都要包括(
ACDEF

)。
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
B收集资料
C精选素材
D拟订提纲
E起草报告
F修改定稿
5.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的原则主要有(
ABCDF

)。
A.选取可靠的资料B.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
C.选取有力的资料

D.选取新鲜的资料E.选取易于获取的资料F.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
6.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的原则主要是(
ACDEF
)。
A.朴实B.客观
C.
准确
D.
简明
E.
庄重
F.修辞
7.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
BDEF

)。
A.思想
B.
观点
C.
论证方法
D.
格式
E.
资料F.字句
8.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

D)。
A记叙性的文体B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C记叙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D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三、简述题
1.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
答:它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作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2.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作用。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有三: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正确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3.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对象就是现实社会,所要面对的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社会有三个基本要素: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物质条件,它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矿产、植被等。社会是人与自然界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或者说自然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调查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人是社会的最基本要素,人口状况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社会调查研究重点研究的内容。人口状况,一般分为人口构成和人口过程两个方面。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在社会中,人总是生活于一定的人群共同体之中。社会调查研究对于人口问题,通常都要结合一定的人群共同体来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就是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文化。注重的是社会的一定文化背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指思想基础、理论基础、行为特征、组织形态、领导形态、控制形态、评价标准、综合特征、综合气氛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调查研究具体的、最基本的对象即调查研究单位。它们大致可分为八类。
  个人:社会调查研究十分注重研究个人社会化问题,还要分析个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并基于个人特征来描述、解释和说明由个人行为所构成的各种更大的社会现象。
  初级社会群体:指家庭、村落、非正式组织等。这类群体都是通过长期的、直接接触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般不是因目标而组合。社会调查研究把它们作为重要的调查研究单位之一。
  社会组织:高级的社会关系的结构形式和复杂的社会群体,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
标,通过直接、间接的联系、按照一定原则而结成的社会共同体。社会组织及其现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对象。
  阶级和阶层:阶级和阶层不但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直接相关,而且对社会结构、社会性质、社会变迁等具有决定作用。各阶级和阶层由于利益、欲望、态度、价值观念的差异,对社会进程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对社会阶级和阶层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民族:社会调查研究把民族作为特定的对象,发掘它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的特征,包括掌握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等的特点,对处理好民族问题作用极大。
  社区:是指由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村社区;一类是城市社区。社会调查研究把社区作为对象,通常都是对社区作全面的区域性的调查研究。由社区研究一般可以进一步拓展和上升到对整个社会的研究,以促进全社会的协调发展。
  社会行为:即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包括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等。在对社会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时,具体对象不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而是侧重描述各类行为本身的特征。
社会产品:指物化的人类行为的产物。它们既可以作为独立的个体调查研究单位,也可以作为群体调查研究单位。

4.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所谓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研究的各个方面:课题确定的方法;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课题。其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属于直接调查方法,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它们在操作程序上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不同不同的特点,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和不同的调查内容,但不同的调查类型对这些方法的使用,通常都是一种为主,兼采它样。
5.请说出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及其内容。(结合实际,结合提纲)
答: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与总结阶段。
1)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具体准备。2)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执行阶段,主要是按照调查研究方案中所确立的调查计划、调查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3)分析阶段也称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是指在实地调查完成后,调查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整理、统计、分析的过程。4)总结阶段是社会调查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
6.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基本原则?
答: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伦理道德原则。
1)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社会调查中,资料的收集、分析以及结论的得出都应排除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的干扰。
2)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及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3)系统性原则是指把调查对象放在一个系统、一个整体中去分析了解其内在规律和本质。4)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实践的认知,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抽象过程。5)伦理道德原则是指使被调查者的人格尊严得到尊重,使调查更加人性化,达到更好的调查效果。
7.社会调查研究分为哪几类?各有何功能及特点?
答:社会调查研究按照目的来划分,可分为描述型研究和解释型研究。描述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情况及事件,即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解释型研究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规律为目的,一般是从理论假设出发,对原因与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做一假设,再通过观察、调查来检验假设;同时努力通过表象发现其本质及规律。
社会调查研究依时序可分为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两种类型。横剖研究也称横向研究、截面研究,是指收集某一时点的有关资料,描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横截面上的状况,或者分析在这一时点上不同变量间的关系的调查研究。纵贯研究也称纵向研究、历时研究,是指对不同时点或某一段较长时间内的社会事实历史演化的研究,用以描述现象的变化和前后间的逻辑关系,以期了解其发展变化及规律性。纵贯研究的主要形式:一是趋势研究,即对某一社会事实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研究;二是同期群研究,又称为人口特征组研究,即对某一社会特殊群体在不同时点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揭示其规律的研究;三是追踪研究,又叫同组研究,即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研究。
依据调查的性质,社会调查研究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是对某一社会现象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经验材料为依据,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对某种事物进行研究的一种类型。定量研究类型是为认识社会现象的不同性质提供量的说明,通过量的研究来了解事物的性质,或者通过量的分析了解某一社会现象各要素之间量的关系。
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两大类。全面调查即普查。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两类。普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所作的无一遗漏的逐个调查。全面调查是一种一次性的调查。全面调查的优点在于它能比较全面地正确地把握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为了搞清国情、国力、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现象的总量而进行的全面调查,如全国人口普查。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地抽选出一部分单位作为总体的代表进行调查。个案调查是在全部研究对象的范围内选取个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的一种类型。
8.
概念与变量的含义是什么?变量有哪些类型?
答: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类似事物或现象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对这种共同属性的表述就是概念。
 
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
 
社会调查研究经常涉及的变量类型有:离散变量,是按一定标准把事物分为两类或多类的变量;连续变量,是指用一组数值直接表示出同一类事物的量的变化的变量;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中间变量,是介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中间的变量;定类变量,即只有类别属性之分,而没有大小、优劣之别的变量;定序变量,是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或次序的区别的变量;定距变量,是除了具有类别、次序区别之外,还有同标准化的距离的区别变量;定比变量,是除具有定类、定序、定距等特征外,在变量取值中还有一个以零为最终参照系的变量。
9.什么是探索性研究?如何进行探索性研究?
答:它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
1.查阅文献。文献可以提供丰富的相关资料,对研究者有很大帮助。应尽可能地搜索、阅读、分析各种有关文献,包括该领域已有的调查研究报告。
2.咨询。文献记录的是已发生的事物,通常属于过去的知识,而社会中正在和变化着的“活事实”永远来不及记载。为此,需要向正在体验现实的时代见证人进行咨询。咨询对象的范围要尽可能广,应包括曾经接触过相关问题的研究人员、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所调查地区的主管人员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当事人。
3.实地考察。到现场去直接接触调查对象,亲自体验和观察,增加感性认识,发现调查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于确定研究课题和选择调查方式很有作用。
10.应当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
答: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
  从理论方面看,课题应有助于促进当前理论和科学的发展,最好是学科核心领域的前沿性专题和公认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科基础研究、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课题、热门课题、空白课题、有争议的疑难问题等,也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其中要特别注意能够提出创造性、启发性、独特性的新思想。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考虑:提出新的创造性理论;重新验证已被证明的理论的正确性;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证明某一理论的新的适用性;质疑、否定或部分否定原有理论;对社会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解答,等等。
  从实际的需要看,调查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对社会实践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或者对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诸如制定政策、了解事物的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制定规划和计划、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等,都可以作为调查研究课题。课题最好与当前社会发展和变化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新闻热点相关,即重点考虑时代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些问题虽然不是现实问题,却能适应当前人们的某种迫切需求,也是有实用价值的课题。
  从可行性看,一是要选择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的课题;二是要根据调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来选题。总之,调查研究课题应根据调查研究者的现实力量、各方面条件的成熟程度、社会配合、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来确定。
 
选题还应该考虑先从简单、具体开始。在选题时,最好能够有专家指导。
12.什么是社会测量?它有哪些要件?
答: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具体说,它是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行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
社会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主要是调查问卷(量表)和卡片等;测量规则,即测量所依据的标准和规定;测量对象,即社会现象的属性与特征;测量数值,即赋予测量结果的数字或符号。其中确定测量规则是测量中最基本的和难度较大的工作。可直接观察到的、具体概念的变量的测量规则比较简单易为,而一些抽象概念的变量的测量规则就比较复杂难订,需要反复斟酌。
13.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准确性。准确性是指所赋予的数字或符号能够真实、可靠、准确地反映测量对象在属
性和特征上的差异。
第二,完整性。完整性是指测量规则能够涵盖测量对象的变量的各种状态。
第三,互斥性。互斥性是指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各个变量的取值之间互相排斥,决不兼容。
14.简述社会测量各层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这四种测量层次分别对应于概念中的四种变量,即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
1)定类测量也称类别测量、分类测量或定名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性质或类型的测量。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方法。例如:“男性、女性”,“工人、农民、干部”,“未婚者、已婚者、离婚者”等等。
2)定序测量也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测量。例如:可以将文化程度区分为由低到高的等级排列: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学本科、硕士生、博士生等;将人们对某措施的满意度按照强弱排列: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等。
3)定距测量也称为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间隔距离或数量差别的测量。例如:我们对哈尔滨、北京与上海的温度作定距测量,结果发现哈尔滨的温度为摄氏0度,北京的温度为摄氏5度,上海的温度为摄氏10度。
4)定比测量也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例如: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对人们的收入、年龄、出生率、性别比、离婚率、城市的人口密度等等所进行的测量都是定比测量。
相互关系:在上述四种测量层次中,高层次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特征和功能,即它不仅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所无法测量的内容,而且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能够测量的内容,同时,高层次测量还可以直接作为低层次测量使用,可以说,高层次测量也必然是低层次测量。
15.影响测量信度和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对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第一,调查者的问题: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工作作风不认真、深入等。
第二,被调查者的问题:被调查者样本选择不当等。
第三,测量的长度:项目数量过少或过多。
第四,测量的难度:测量题目太容易或过难。
16.什么是抽样?抽样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是什么?
答: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异质性。抽样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辩证唯物主义个别与一般的理论和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的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律决定的。正因为如此,抽样成为一种通过部分个体的集合反映总体的性质和特征的有效方法。它与问卷方法、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了当今社会最主要和最常用的调查类型,即抽样调查。
抽样的常用基本术语有:
1、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最基本单位的集合。
2、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一个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出若干个不同的样本。
3、抽样元素。它指的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最基本单位,也称
“抽样分子”或“个体”。社会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抽样元素是单个的人,但也可以是家庭、学校、企业、商店等。
4、抽样单位。它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抽样单位与抽样元素有时是同一的,有时又是不同的。
5、抽样框。它又称作抽样范围,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
6、参数值。它也称为总体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在统计中最常见的参数值是某一变量的平均值。
7、统计值。它也称为样本值,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样本值是从样本的所有元素中计算出来的,它是相应的总体值的估计量。
8、抽样误差。它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这种误差是因为抽样本身的特点而引起的。由于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抽样方式,所抽取的样本有多大,都无法涵盖总体,所以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抽样误差的大小是可以在样本设计中事先进行控制的。
17.如何理解抽样的作用?
答:
关于抽样的作用,有两个相关的问题需要特别明确:
第一,抽样和抽样调查不能混为一谈。抽样只是抽样调查的前提和一部分,只解决抽样调查过程中的选取调查对象这一个问题,抽样调查的其它所有问题都是靠另外的方法来解决的。
第二,抽样只是抽取样本的方法,而不是调查方法或者说资料收集方法。再进一步确切地说,即使是抽样调查,也不能定义为一种调查方法和资料收集方法。抽样调查和普查、个案调查一样,只能说是调查的类型或者方式,它们所使用的具体调查方法或者说资料收集方法就是各种类型的调查研究所通用的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等。
18.概率抽样有哪些?其特点和应用情况如何?(重点)
答:概率抽样依照具体抽样方法的不同,分为以下类型:
(1)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它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其它概率抽样都以它为基础,可以说是由它派生而来的。
简单随机抽样对总体中所有个体完全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即抽样时是不对所有个体进行任何分组排列的,抽取样本的数量是事先设定的,是从总体中逐个进行抽取的,从而使总体中任何个体都同样有被抽取的平等机会。简单随机抽样分为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两类。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简单随机抽样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简单易行,是概率抽样的理想类型。这种抽样方法,在总体同质性较高时,用来比较准确有效,但在总体异质性较高时,则不一定效果好。当总体所含个体数目太多时,采用这种抽样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费钱,而且很难操作。
(2)系统抽样。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其做法是先编制抽样框,将总体的所有单位都按一定标志排列编号;再用总体的单位数除以样本的单位数,求得抽样间距;然后,在第一个抽样间距内随机抽出第一个样本单位,作为抽样的起点;接着,按照抽样间距依次抽取样本单位,直到抽足样本的单位数为止。同简单随机抽样相比,系统抽样有明显的优点:易于实施,工作量较少;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更均匀,精确度更高,代表性更强。其局限性与简单随机抽样一样,也是仅适用于同质性较高的总体。当总体内不同类别个体的数量相差过于悬殊时,采用此法所抽出的样本代表性可能较差。
(3)分类抽样。分类抽样也叫类型抽样或分层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依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分类抽样建立在两个假定之上:(1)只要类型划分较细,那么同一个类型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同质的,所以样本可以准确地反映总体的质。(2)只要类型划分合理,且分配给各类的名额符合总体中各类人员的分布,那么,样本就可以准确地反映总体的量。分类抽样分为比例分类抽样和非比例分类抽样两种。分类抽样有着突出的优点:能够克服简单随机抽样的缺点,适用于总体内个体数目较多,结构较复杂,内部差异较大的情况;精确度较高;便于对不同层面的问题进行探索;便于分工。分类抽样的缺点是,如何分类通常由人们主观判定,因此要求调查者具备较高的素质与能力,并且必须事先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的了解,而它们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完全实现,这就会影响分层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4)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或集体抽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群体,每一个群体为一个抽样单位,再用随机的方法从这些群体中抽取若干群体,并将所抽出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集合为总体的样本。整群抽样分为等规模整群抽样和不等规模整群抽样。人们往往采用概率与元素的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方法,规模大则抽取样本比例相对小,规模小则抽取样本比例相对大,从而保证每个群体中的最终抽样单位都具有被抽中的同等机会。整群抽样对于个体单位之间界限不清的总体,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却并不适用于总体单位界限分明的情况。另外,整群抽样对于所含子群总数较少的总体也不大适用。整群抽样的优点在于:它可以通过转化抽样单位扩大抽样的应用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整群抽样的最大缺点是样本分布不均匀,样本的代表性较差,因此与其它抽样方法相比,在样本数相同时,其抽样误差较大。另外,对整群样本的资料分析,如统计推断、假设检验等,也比前面几种抽样方法复杂。
(5)多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就是把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多个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它是在总体内个体单位数量较大,而彼此间的差异不太大时,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分成若干群体,作为抽样的第1阶段单位,并依照随机原则,从中抽出若干群体作为第1阶段样本;然后将第1阶段样本又分成若干小群体,作为抽样的第2阶段单位,从中抽出若干群体作为第2阶段样本,依此类推,直到满足需要为止。最末阶段抽出的样本单位的集合,就是最终形成的总体样本。一般在抽取前阶段样本时采用分类抽样或等距抽样,抽取后阶段样本时用整群抽样或简单随机抽样。多阶段抽样的意义在于缩小总体范围,提高抽样效率,降低抽样成本。其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达到以最小的人财物消耗和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佳调查效果的目的,特别适用于调查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调查对象。此外,多阶段抽样由于在各阶段抽样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抽样方法,所以能够综合各种抽样方法的优点,有利于提高样本质量。多阶段抽样的不足之处是抽样误差较大。由于每次抽样都必然产生误差,所以抽样阶段越多抽样误差就越大。
19.设想若干种不同的调查总体状况,分别选用相应的抽样方法,并说明理由。
答:一、.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
20.什么是文献?当今社会的文献有哪些特点?
答:所谓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文献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第一.数量急剧增加。第二.类型日益丰富。第三,速度快,失效快,寿命短。第四,内容重复交叉。第五,质量良莠不齐。
此外,人类全球化的趋势使文献的语种增多;文献的多样化和急剧增加使其分布异常分散;文献大量涌现但发表的渠道不足使文献的公开化严重滞后等等,也是当代文献的一些重要发展趋势。
21.什么是文献法?为什么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
答: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的问题。
之所以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任何社会调查研究前期的课题的选择、确定和探索性研究以及方案设计,都必须先从文献调查入手,以使调查目的更为明确和有意义,使调查内容更为系统、全面和新颖。即使进入了具体调查阶段,也往往仍然需要进行文献调查。利用它可以收集到其他方法难以收集到或者没必要用其他方法收集的资料。
其次,文献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诸如问卷法、测量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主要功能就是搜集资料,对它们搜集到的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则是用一些通用的专门方法来完成的。文献法却不然,它可以独立完成某些课题从搜集资料到分析研究的全过程。那些旨在再现或分析历史现象的课题,以及时间跨度大的纵贯性课题,就是也只能是主要依靠文献法来完成的。
22.应该怎样搜集文献?
答:在搜集文献的实际过程中,首先应当知道在哪里才能找到所需的文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检索文献的方法。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文献分为未公开发表和公开发表两大类进行检索。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主要有个人写的日记、信件、自传、回忆录等文献,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内部文件、规章制度、统计报表、总结报告,宗族的族规、家谱,宗教组织的教义、教规等。这部分文献相对数量较少,查找的办法也比较单一,我们只能根据已知的线索或主观判断按图索骥,向个人咨询或到有关单位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包括所有的各种类型的正式出版物和仅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献,是文献的主体,数量十分巨大,我们就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情报资料和网络资源,到专门的图书情报机构(图书馆、情报所等)或互联网去查找,其检索方法也相对复杂,往往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文献检索工具。
  迄今为止,人工文献检索仍然是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即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编制的目录。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按其著录形式可分为目录、索引、文摘和全文等几种形式。图书情报机构(主要是图书馆)编制的目录,它们是更为常用的检索工具,不仅可以提供文献的线索,更可以成为获取文献具体内容的直接通道。
  目前,计算机检索也很流行。我国多数图书情报机构建立了可在计算机上阅读的机读检索工具(磁带式目录)。更重要的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文献检索。在互联网上查找文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登录专门网站检索。二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查找。
  还有一种简便的参考文献查找法,也称追溯查找法,即根据作者在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
当我们能够灵活、熟练地使用上述文献检索方法发现所需文献的存身之处时,其后的搜集文献就变成一件顺其自然、非常简单的事情了。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一般说来,对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若属于个人收藏品,可以根据线索,主动联系,在征得文献主人同意的前提下,采取租、借、复印等办法搜集;若是机构收藏品,或者官方不宜公开的内部资料,则可按照一定程序和规定,采取向有关单位直接索取、文献交换、复印复制、租、借等方法搜集,某些特别的历史档案则可到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去采取借阅、复印等方式搜集。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通过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指令采用征集、调拨等方式搜集。对于公开发表的文献,若是正式出版发行的各种书籍、刊物、磁带、光盘等文献资料,可到图书情报机构和可能收藏这类文献的单位、读者那里去借阅,或者从互联网上的有关数据库中下载,当然也可以直接购买。另外,对那些虽未正式出版发行,但已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献,例如个人撰写的各种文章,大众传媒机构因版面不够或其他原因未刊印的稿件,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网站中发布的各种信息、文章、统计资料等,可以通过网上下载或复制的方式来搜集。
23.什么是问卷法?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问卷法?
答:问卷法也称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其中,问卷是社会调查研究中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它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用以测量人们的特征、行为和态度,以及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有关情况。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访谈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报刊发送法、电话发送法、网络发送法和邮政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另外,社会调查研究中常见的“量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问卷。问卷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问卷法。
问卷法在社会调查中应用广泛,它适用于:
第一,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和定量分析。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问卷法通常与大规模的抽样调查以及资料的定量分析相联系。许多社会调查都是抽样——问卷——定量分析三者的结合体,这也是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最为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方式。
第二,成分单一的被调查总体。问卷法的适用性通常会受到调查对象总体构成情况的影响。在单一成分的总体中,由于人们的社会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因素较多,问卷设计相对容易。比较而言,成分较为复杂的总体中,人们社会背景中各种因素差异较大,要设计一份适合每一类人的问卷就非常困难。因此问卷法在成分单一的总体中更为适用。
24.问卷法的基本结构式怎样的?结合实例书133-138
答: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封面信:实际上是写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短信。其作用就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篇幅不宜过长,以两三百字为好。(其作用就在于它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了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
  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卷中指导语则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所作出的特定指示。(问卷的指导语可祥可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简单的如“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答案号码上打钩”。)
  问题及答案: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如:您的性别:男(),女(),您对目前的社会治安是否满意?1.满意2.不满意)
  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给每一份问卷、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确定一个唯一的代码,如:A1,A2,A3,,Q1,Q2,Q3等等)
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
25.问卷法的问答有哪些类型?适用性如何?
答:问题和答案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
  开放型问答是只提出问题,不提供任何具体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己填答。它允许回答者充分自由地按自己的方式发表意见,所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被调查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回答往往是自然流露,内容丰富生动,因此用于了解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颇为适宜。
  封闭型问答是指将问题的几种主要答案、甚至一切可能的答案全部列出,然后由被调查者从中选取一种或几种答案作为自己的回答,而不能作这些答案之外的回答。
  封闭型问答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填空式,即在问题后面的横线上或括号内填写答案的形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各种答案比较简单的问题。
第二种,两项式,即只有两种答案可供选择的形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互相排斥的二选一式的定类问题。
第三种,举例式,即在问题后面设计若干条填写答案的横线,由被调查者自己列举答案的问答方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有几种互不排斥的答案的定类问题。
第四种,选择式,即列出多种答案,由被调查者自由选择一项或多项的问答方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有几种互不排斥的答案的定类问题。在几种答案中,可规定选择一项,也可规定多项。
第五种,顺序式,即列出若干种答案,由被调查者给各种答案排列先后顺序的回答方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同类的几个问题和答案的定序问题。
第六种,等级式,即列出不同等级的答案,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意见或感受选择答案的问答方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要表示意见、态度、感情的等级或强烈程度的定序问题。
第七种,矩阵式,即将问题和答案排列成一个矩阵,由被调查者对比着进行回答的方式。这种问答方式,适用于同类问题、同类回答方式的一组定序问题。
  第八种,表格式,即将同类的几个问题和答案列成一个表格,由被调查者回答的方式。这种问答方式也适用于同类问题、同类回答方式的一组定序问题。
混合型问答是指封闭型问答与开放型问答的结合,它实质上是半封闭、半开放的问答类型。这种问答方式,综合了开放型问答和封闭型问答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两者的缺点,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26.设计一个小型问卷(如书151页,十个问题)
27.简述访谈法及其类型。
答: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访谈法本来是特指直接的、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增加了电话访问、网上交流等间接访谈方式。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这种访谈的特点是:整个访谈是严格控制和标准化的。访谈对象按照统一的标准与方法选取,访谈中所提的问题及其顺序、提问的方式、对疑问的解释以及调查结果的答案纪录都严格遵守问卷的要求或访谈任务书的要求,甚至连访谈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外部条件,也要求同访谈任务书保持基本一致。它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
非结构式访谈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对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回答的记录、访谈时的外部环境等,也没有统一要求,可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作各种安排。其类型有重点访谈、深度访谈、客观陈述式访谈等。同结构式访谈相比,非结构式访谈的最主要特点是弹性和自由度大,能充分发挥访谈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但访谈调查的结果不宜用于定量分析。
个别访谈是指对访谈对象逐一进行单独访谈,是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它既可以采取结构式,也可以采取非结构式;既可以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面对面口头的直接调查,也可以是电话或网络的间接调查。间接调查不与被访谈者见面,访谈中牵扯的问题较少,方法较简单,成功率和应用率也相对较低,因此目前最常用。
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它既可以是结构访谈,也可以是非结构访谈;既可以是访谈者与被访者面对面口头的直接调查,也可以是书面咨询或电话会议、网络会议的间接调查。目前最常用的还是面对面口头的集体访谈,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也会采用书面咨询式的集体访谈。集体访谈按照调查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以了解事实为主的访谈和以研究问题为主的访谈;按照调查的内容不同,可分为综合性访谈和专题性访谈;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各抒己见式的访谈和讨论式的访谈。
29.选择访谈者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答:具体地讲,对访谈者的选择有一般条件和一些特殊条件。
一般条件指所有访谈者都应具备的共同要求,主要是:
第一,要有诚实的品质。这是访谈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第二,要有综合的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辨别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及协调能力等。
第三,要有活跃开朗和谦逊的形象气质。
第四,要有勤奋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第五,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第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浓厚的兴趣。
第七,要有较高的学历背景。而且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越复杂,学历要求就应越高。
  特殊条件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访谈对于访谈者的不同要求,主要是性别、年龄、籍贯和知识结构等。
28.
什么是“头脑风暴法”和“反向头脑风暴法”?
答:按照被访者发表意见的形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各抒己见式的访谈,即与会者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不允许对别人的意见品头论足。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预测性调查中被广泛应用的“头脑风暴法”,就是这种访谈类型的代表。其主要做法是:第一,主持人简要说明会议主题,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并严格规定讨论问题的范围。第二,要求与会者自由发表意见,但不得附和或反驳别人的意见,以激发与会者进行创造性思维。第三,鼓励与会者汲取别人的观点,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意见,提出新观点。要求修改或补充自己观点者可优先发言。第四,主持人不发表意见和表明倾向,以免妨碍会议的自由气氛。这类集体访谈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而不在于寻求统一的结论。它特别适用于寻求新观点、新途径、新方法的调查研究。
一类是讨论式的访谈,其代表是“反向头脑风暴法”(亦称质疑头脑风暴法)。它是常用于对初步形成的设想、意见、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一种会议形式。其主要程序和做法与头脑风暴法有许多一致之处,但核心规则却截然相反:禁止会议的参加者对已提出的设想、意见、方案进行确认论证,而只允许提出各种质疑或批评意见。质疑和批评的内容主要是提出原设想、意见、方案不能成立或无法实现的理由,或者是说明要实现原设想、意见、方案可能存在的种种制约因素以及排除这些制约因素的方法和必要条件等。与会者既可互相研讨,互相补充,又可互相诘难,互相争论,一直到没有可质疑或批评的问题为止。最后,要归纳各种质疑和批评意见,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评估,形成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统一结论。
30.什么是观察法?它有哪些特点?
答:观察法也叫实地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它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根据观察程序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场所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大类。
观察法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它以人的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
第二,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
第三,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观察。
第四,它观察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
31.什么是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他们有何区别?
答: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深入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被观察群体的成员都相信他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并不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完全参与观察可以获得许多深入的、真实的资料,但是总让人感到有“欺骗他人”之嫌,所以有人批评它违背社会伦理道德。
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是以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群体之中,即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而且他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不完全参与观察的优点是观察者不仅能够通过与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得到大量生动具体的感性资料,而且能够公开地同被观察者深入探讨问题,收集到许多完全参与观察难以得到的理性资料。但这种方法会使被观察者时时感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从而有可能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影响观察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且观察结论易带主观感情成份。
举例:丐帮漂流记属于完全参与观察,长三角名营企业的产品出口情况,研究市场与领导者深入交谈属于不完全参与观察。

32.列出5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指出哪些适用于参与观察,哪些适用于非参与观察,并说明理由。
答: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
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
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深入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生活进行观察,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被观察群体的成员都相信他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并不知道他是一个观察着。例如,美国社会学家S·罗伯特和M·兰德对美国中部城镇进行研究时,要求观察员长期住在城镇的公寓或私人住宅里,让他们在任何可能的情形下,参加该城镇的生活,交朋友,建立社会关系,就像住在城镇的居民一样尽他们的义务。这些就是完全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比较客观、公允,但不够深入,看到的多是一些表面的、甚至偶然的社会现象,所获得的也多是感性知识。它比较适用于对某些公共场所(比如会议、剧场、车站等)或某些公众活动(比如游行、集会、考试等)中人们行为和表现的观察。
直接观察是指观察者从观察到的现实社会事物那里直接获得所需的信息资料。例如观察一定时期内阅览室中哪些书刊磨损严重,由此看出这一时期人们的阅读倾向;观察某小区生活垃圾,由此发现居民的饮食习惯或生活水平。
实验室观察是指在有各种观察设施的实验室或者经过一定布置的活动室、会议室等场所,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在实验室中各个不同位置均装有隐蔽的摄像头,可以摄下室内的一切活动。
实地观察是指在现实社会生活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例如我国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和领导干部有一个传统作法,即到基层“蹲点”,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寻求对策。
33.什么是实验法?它有哪些基本要素?
答:实验法也称试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
实验法有四个基本要素:一是实验主体,即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实验调查的实验者;二是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即实验调查所要认识的客体及其所处的各种社会条件;三是实验活动,即改变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实践活动,它们有一个专门称谓是“实验激发”;四是实验检测,即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所作的检查和测定。
34.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在实验开始时,先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前测),再引入自变量实施激发,然后选择其后的某一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再测(后测),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就可以对原理论假设完全证实或部分证实或证伪。
35.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是否必须有对照组?为什么?
答:对照组虽然不接受自变量激发,但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与实验者的因果关系假设毫不相干,因此只有从测量结果中排除这些成分,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设置对照组的意义就在于此。但是,并不是凡实验必有对照组,因为在单一组实验中,就不设对照组。
36.什么是资料整理?
答:资料整理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资料整理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对数字资料的整理。
37.简述资料整理的原则?
答:为保证质量,在资料整理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指调查资料必须是从真实的社会调查中得到的,而不能是弄虚作假、主观臆测甚至杜撰的。
第二,合格性原则。合格性是指整理后的资料必须是能够充分说明调查课题的、有用的资料。
第三,准确性原则。是指整理所得的资料,事实必须准确,尤其是统计数据,必须做到严谨。
第四,完整性原则。是指资料应当尽可能全面、完整,以便真实地反映社会调查对象的全貌。
第五,系统性原则。系统性是指整理后的资料应尽可能条理化,系统化。
第六,统一性原则。统一性是指整理资料时,对各项指标的统计应当有统一的解释,对于各个数值,其计算方法、精度要求、计量单位等,也应该是统一的。
第七,简明性原则。简明性是指在真实、准确、统一,完整的基础上,整理后的调查资料,应当尽可能简洁、明了,力求用最短的篇幅达到系统化、条理化的要求,以集中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
第八,新颖性原则。在整理资料时,要尽可能从新的角度来审视资料,组合资料,尽量避免按照陈旧的思路考虑问题,更不能简单重复别人的老路。
38.什么是资料分析?
答:资料分析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定性分析是对调查资料所反映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的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是对调查资料进行系统化的理性认识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
39.资料定量分析主要有哪些类型?其中哪些属于单变量分析,哪些属于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
答:资料定量分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初步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人们称其为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及相关资料,对总体进行推断,人们称其为推论性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相对指标分析、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因素分析、动态分析等都属于描述性分析,其中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以及动态分析主要是单变量分析,相对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主要是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抽样推断分析、预测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都属于推论性分析,它们一般是双变量分析或多变量分析。
40.调查报告是怎样构成的?
答:调查报告并无固定的结构方面的要求,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往往是根据其主题,选用恰当的格式。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前言、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
  标题是调查报告的名称,用以直接体现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一般分为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两种。
  在标题之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
  导语也称前言、导言,位于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是用一段简明扼要的文字,概括调查研究的起因、目的、意义;调查对象、范围、主要调查方式、手段和经过;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等等。其作用在于使读者对全文先形成一个总体印象,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陈述情况、列举调查材料和分析论证主要在这部分完成。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引出观点,阐明全部有关论据,说明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分析研究的方法等。
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预测性结尾、号召性结尾和补充性结尾等。结尾并非必有,而是根据需要而定。
41.结合实际叙述撰写调查报告的步骤及其内容。
答: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确定主题、形成观点。这是调查报告的首要问题。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它是对调查主题进一步确认或收缩、放大、分解、修正、提升的过程。调查报告的观点,是调查者对调查对象提出的看法与评价,也是调查报告主题(中心论点)的发散。观点构成调查报告的论点,分为不同的层次:中心论点,即调查报告主题;下有若干说明主题的分论点。分论点之下,还可以视需要,设若干并立的基本论点。这些论点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调查报告的骨架。
(2)精选素材。素材是支撑调查报告主题和观点的基础。调查报告要根据主题和观点的需要,精心筛选素材,作为说明论点的论据。要做到:选取可靠资料;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选取有力的资料;选取新鲜的资料;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
(3)拟订提纲。拟订提纲就是要以书面形式对作者的初步构思加以梳理,使之系统化、完善化、定型化。其内容通常包括:一、标题。二、观点句,也叫中心论点句或主题句,概括全篇的基本观点的语句,作用是使作者牢记报告的中心之所在。三、内容纲要,是提纲的主体部分,分条分项反映正文的构成状况。它不是观点和资料的简单罗列,而是精心设计的逻辑框架,使观点和资料在其中能居于最恰当的位置。其详略可自定。
(4)起草报告。在拟定提纲之后,便可以着手起草调查报告。在写作过程中,不但要按照提纲推衍成文,还必须讲求具体的写作方法。后者除了前述格式方面的要求外,主要指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仔细推敲语言等。从表达方式的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非纯文字表达形式,即图表、数字等。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一种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但无论普通调查报告还是学术调查报告,都以记叙和说明为主,只是后者议论的比重更大些。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做到朴实、准确、简明、庄重、修辞。
(5)修改定稿。调查报告的写作和其他文章一样,一般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对初稿仔细修改。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格式、观点、资料、字句。检查的常用方法有三种:诵读法;冷却法;请教法。在反复检查的基础上应集中修改,最后定稿。
结合实例:根据调查提纲(如书315)《2019年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考试资料汇编附答案【电大备考】》出自:卡耐基范文网
链接地址:http://m.gjknj.com/duwu/34820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

卡耐基范文网 最近更新 免费论文网 公文素材库 文库114

© 卡耐基范文网 m.gjknj.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