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范文网 导航

生理 第六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来源网站:卡耐基范文网 2020-07-01
卡耐基范文网
第六章
物质与能力代谢
第一节
物质代谢
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称为物质代谢。
一、人体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人体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这些物质主要来源于食物,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和吸收,为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运动和训练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能量来源。
(一)主要营养物质的生理功用
1.三大能源物质的生理功用
糖类、脂肪、蛋白质三种营养物质在分解代谢过程中,所蕴藏的化学能被释放出来,成为机体各种生命活动及运动的能源。因此,糖类、脂肪、蛋白质又被称为三大能源物质。
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每天从糖类获得的能量,约占总能量消耗的70%,糖在氧化时所需要的O?,少于脂防和蛋白质,因而成为人体最经济的能源。例如,各器官、肌肉、大脑的活动都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这些能量首先要由糖供应。人类合理膳食的总热量约有20%~30%由脂肪供给。
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用在于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修复。例如,人体的肠黏
膜上皮细胞约每36小时就脱落更新,红细胞约每120天更新一次,更新时需要合成大量蛋白质。
糖类可与脂类构成糖脂,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这些复合物是构成生物膜、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血浆球蛋白(抗体)、许多酶及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成分。此外,脂肪还具有防散热及保护脏器的作用。
2.水及无机盐的生理功用
体液是细胞进行代谢的内部环境,其主要成分是水及各种无机盐。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运输及代谢废物的排泄,均通过水来进行。
水具有维持物质代谢的作用。水的蒸发热大,比热大,可以调节体温,使人体不致因代谢产热而发生体温的明显变化。水在体内还具有润滑的作用,如关节腔滑液、胸膜腔、腹膜腔浆液等均有此作用。
无机盐的生理功用包括:维持细胞内外液的容量、渗透压及电中性;维持神经、肉的膜电位,与维持神经肌肉细胞正常兴奋性和肌肉收缩有关,使机体具有接受环境刺激和作出反应的能力;参与血液缓冲对的构成,与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有关;此外,无机盐参与人体体质构成,通过生物酶的调节作用,影响物质代谢过程等。
3.维生素的生理功用
水溶性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参与某些辅酶的组成、某些重要化学基团的转运及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等,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脂溶性维生素具有维持上皮细胞健全和机体正常生长发育、调节钙磷代谢、促进多种凝血因子的合成、作为抗氧化剂等重要的功效。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称为消化。
经过消化的食物,透过消化道黏膜,进人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1.消化
消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咀嚼、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远端推送,最终把不能被消化和吸收的残渣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此种方式称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
另一种消化方式是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来完成,消化液中所含的各种消化酶,能分别将糖类、脂肪及蛋白质等物质分解成小分子颗粒,此种消化方式称化学性消化。正常生理情况下,两种消化方式同时进行,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消化过程。
(1)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肌组织的共同特性,如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但又表现有自己的特点。包括:
①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性比骨骼肌低;
②消化道平滑肌在体外适宜环境内,仍能保持进行节律性收缩;
③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收缩,以维持消化道的形状和位置,并使消化道管腔保持一定的基础张力,产生平滑肌的收缩活动;
④消化道平滑肌具有很大的伸展性,从而使消化道能够容纳几倍于自己原初体积的食物;
⑤消化道平滑肌对电刺激不敏感,而对机械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特别敏感(2)消化液的作用
消化液主要由各种消化酶、离子和水组成。消化液的主要功能为:
①稀释食物,使之与血浆的渗透压接近,以利于吸收;
②改变消化道内的pH值,使之适应于消化酶活性的需要;
③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便于吸收;
④分泌黏液、抗体和大量液体,以保护消化道黏膜防止物理性和化学性因素造成消化道损伤。
(3)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消化简述
消化过程由口腔开始,各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停留的时间不同、各部位产生的消化液成分与量以及各部位机械运动程度不同,造成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的消化程度差异颇大。
口腔内消化:食物在口腔内经过咀嚼被磨碎,由唾液湿润,形成食团,便于吞咽。从吞咽开始至食团入胃所需的时间,与食物的性状及人体体位有关。由于食物在内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仅有少量淀粉在唾液淀粉酶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
胃内消化:食物入胃后,受到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运动的机械性消化的共同作用。胃液的pH值为0.9~1.5,具有较强的酸性,不仅可以激活胃蛋白酶,而且在进入小肠后能引起促胰液素的分泌,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胃液中完成化学性消化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和胃蛋白酸。
胃蛋白酸的作用是蛋白质消化的初级阶段,其最重要的特点是能够消化胶原蛋白,将蛋白质降解为蛋白胨和少量多肽。胃液分泌的自然刺激是进食。
食物入胃后约5分钟,胃即开始蠕动,以利于食物与胃液混合,协助化学性消化过程。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食物的排空速度与食物的物理性状及化学组成有关。
三种主要食物中,糖类排空速度最快,蛋白质次之,脂防类最慢。混合食物完全排空通常需要4-6小时
小肠内消化是整个消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食物消化的主要部位在小肠。食糜受到小肠的机械性消化及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的作用。实物经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基本完成。
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具有很强消化能力的消化液,呈碱性。胰液中含有浓度较高的碳酸氢盐,可以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并提供各种消化酶的最适宜pH值环境。
消化酶可以分解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三大基本营养物质,因而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包括胆盐、胆色素等。
胆盐能乳化脂肪,增加脂肪酶的作用面积,加速脂肪的分解;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促进胆汁的自身分泌:肠一肝循环。
小肠液为一种弱碱性液体,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大量的小肠液可以进一步中和胃酸,稀释消化产物,降低其渗透压,有利于吸收过程。真正由小肠分泌的酶主要是肠激活酶,具有激活胰蛋白酶原为活性胰蛋白质,促进蛋白质消化的作用。
小肠的机械性消化包括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及蠕动三种形式。
小肠的紧张性收缩能加速内容物的混合及转运;
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即分节运动,促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挤压肠壁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
小肠的蠕动有助于将其的内容物向大肠推送。
大肠内消化:人类的大肠内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为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提供暂时贮存场所。大肠液中的黏液蛋白对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并具有润滑粪便的作用。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后,通过大肠的机械运动被向肛门方向推送,最终通过排便反射将粪便排出体外。
2.吸收
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1)吸收的部位
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对物质的吸收能力和吸收速度明显不同,这主要取决于各部位的组织结构,以及食物在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和停留的时间,口腔及食道不具有吸收能力。胃黏膜无绒毛,且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只能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回肠能够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一般认为,结肠可吸收其肠腔内80%的水和90%的Na+及Cl-。
(2)小肠吸收的特点
环形皱襞、绒毛及微绒毛共同作用使得小肠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此外,绒毛内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食物在小肠停留的时间较长(3~8小时),以及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为利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这些有利条件均有助于小肠的吸收作用。
(3)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不经消化被小肠直接吸收入血。
食物中的铁绝大部分是三价的高铁形式,但有机铁和高铁都不易被吸收,须还原为亚铁后才能被吸收。亚铁的吸收速度比相同量的高铁要快2~5倍。维生素C能将高铁还原为亚铁而促进铁的吸收。因此,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补充铁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补充维生态C。
糖类只有分解为单糖时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几乎全部被小肠吸收。脂肪的消化产物与胆盐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才能被吸收入毛细淋巴管或是直接进入门静脉。此外,有些未经消化的天然蛋白质或蛋白质分解的中间产物,也可被小肠黏膜吸收,但其量极小。
(三)肌肉运动对消化和吸收机能的影响
肌肉运动可以产生骨骼肌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的效应,导致胃肠道血流量明显减少,消化腺分泌消化液量下降;运动应激亦可致胃肠道机械运动减弱,使消化能力受到抑制。
为了解决运动与消化机能的矛盾,一定要注意运动与进餐之间的间隔时间。饱餐后,胃肠道需要血液量较多,此时立即运动,将会影响消化,甚至可能因食物滞留造成胃膨胀,出现腹痛、恶心及呕吐等运动性胃肠道综合征。剧烈运动结束后,亦应经过适当休息,待胃肠道供血量基本恢复后再进餐,以免影响消化吸收机能。
二、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
(一)糖代谢——糖类是人体基本的供能物质
1.人体的糖贮备及其供能形式
人体储备的糖类物质主要是由食物获得的糖原及葡萄糖。
人体所需能量的70%左右是由食物中的糖类物质所提供。食物中的糖大多是多糖或双糖,经消化道分解成单糖并被吸收入血液后,一部分合成肝糖原;一部分随血液运输到肌肉合成肌糖原贮存起来;一部分被组织直接氧化利用:另一部分维持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人体的糖以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形式存在,并以血糖为中心,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
葡萄糖是人体内糖类的运输形式,而糖原是糖类的贮存形式。
(1)糖原
脑组织中糖原含量甚少,而肝脏和肌肉中以糖原方式贮存的糖类较高。
肌糖原既是高强度无氧运动时机体的重要能源,又是中大强度有氧运动时的主要能源。糖原储量(特别是肌糖原)的增多,有助于大强度耐力项目运动成绩的提高。
(2)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又称血糖。血糖是包括大脑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能源。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血糖浓度与常人无异。血糖浓度是人体糖的分解及合成代谢保持动态平衡的标志。饥饿长时间运动时,血糖水平下降,运动员会出现工作能力下降及疲劳的征象。
肝糖原可迅速分解入血以补充血糖,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
2.糖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人体各组织细胞都能有效地进行糖的分解代谢。
糖在人体的主要分解途径有两条:在不需氧的情况下进行无氧酵解和在耗氧情况下进行有氧氧化。
(1)糖酵解
糖在人体组织中,不耗氧而分解成乳酸;或是在人体缺氧或供氧不足的情况下,糖仍能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分解成乳酸,并释放出一部分能量的过程。该过程因与酵母菌生醇发酵的过程基本相似,故称为糖酵解。
糖酵解是一系列酶促反应的过程。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供氧不足,糖进行无氧分解,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乳酸。
糖原或葡萄糖→丙酮酸→乳酸。一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乳酸,并释放能量。这些能量由二磷酸腺苷(ADP)接受并生成三磷酸腺苷。
糖酵解也是人体某些组织、细胞(如红细胞)正常生理情况下的主要供能途径。糖酵解过程ATP的生成量少,但酵解酶浓度高,反应速度快,在剧烈运动中可以快速提供肌肉收缩的能量。
经糖酵解产生的乳酸,一部分在供氧充分时继续氧化分解,通常发生在心脏、静息的骨骼肌或恢复时的骨骼肌;另一部分扩散入血,在肝脏重新转变成糖原或葡萄糖,循环利用,该过程需要氧和能量的供给。
(2)有氧氧化
糖原或葡萄糖在耗氧条件下彻底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称为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糖原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该过程与糖酵解相同;第二阶段,由丙酮酸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第三阶段,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每个阶段均有脱氢反应,脱下的氢原子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过程中,产生大量能量,用以合成ATP
乙酰辅酶A不仅是糖氧化分解的产物,同样也可来自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因此,三羧酸循环实际上是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
糖的有氧氧化产生能量较多。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正常生理条件下及长时间运动中供能的主要方式。
3.运动与补糖
由于人体内糖的贮存量相对有限,对于持续时间超过60~90分钟的运动,糖常成为运动能力的限制因素。当体内肌糖原含量低于临界值(50mmol/kg湿肌)或血糖浓度降低到临界值(3.3mmol/L)常易诱发疲劳,运动的强度必然降低或运动中止。
因此,适当补糖,有助于推延运动性疲劳的产生,直接或间接调节机体免疫机能,并可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以保持运动能力,提高训练效果及比赛成绩。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超长距离的耐力项目(如公路自行车、马拉松跑)有必要进行糖的补充。
(1)补糖时间与补糖量
研究发现,运动前或比赛前及比赛中补糖,将有助于长时间运动中保持足够的血糖和肌糖原水平,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延长肌肉利用糖作为能源的时间。
运动前2~4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运动前5分钟内或运动开始时补糖效果较理想。一方面,糖从胃排空→小肠吸收→血液转运→刺激胰岛素分泌释放,要一定的时间;另一方面,运动可引起某些激素如肾上腺素的迅速释放,从而抑制胰岛素的释放,使血糖水平升高;同时可以减少运动时肌糖原的消耗。
应当注意的是,在比赛前1小时左右不要补糖,以免因胰岛素效应反而使血糖降低。进行一次性长时间耐力运动时,以补充高糖类食物作为促力手段,需在运动前3天或更早些时间食用。
在长时间运动中,如马拉松比赛,可以通过设立途中饮料站适量补糖。运动后补糖将有利于糖原的恢复,而且时间越早越好。理想的是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小时及每隔1~2小时连续补糖。耐力运动员在激烈比赛或大负荷量训练期,膳食中糖类总量应占每日能量消耗的70%,有利于糖原的恢复。
运动前或赛前补糖可采用稍高浓度的溶液(35%-40%),服用量约40~50克糖。运动中或赛中补糖应采用浓度较低的糖溶液(5%~8%),因为当摄入的饮料中糖浓度超过10%时,胃的排空速率就会明显下降。糖的补充应有规律的间歇进行,一般每20分钟给15~20克糖为宜。
(2)补糖种类
低聚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糖,渗透压低,分子量大于葡糖糖。研究表明,浓度为25%的低聚糖的渗透压相当于5%葡萄糖的渗透压,故可提供低渗透压高热量的液体,效果较理想。
淀粉、蔗糖合成肌糖原的速率大于果糖,但果糖合成肝糖原的效果则比蔗糖或葡萄糖为佳。因此,补糖时应注意合理选择搭配糖的种类,同时,运动员膳食中应注意保持足够量的淀粉。
(二)脂肪代谢——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贮能和供能物质
1.人体的脂肪贮备
最适宜的体脂含量,男性约为体重的15%~20%,女性约为20%~25%。
充沛的脂肪贮备为机体提供了丰富的能源。但若男性体脂>20,女性>30%则属肥胖。肥胖增加机体负担,并易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脂肪主要通过食物获得,糖和蛋白质在体内达到一定量后均可转变为脂防而被储存。因此,体脂含量可以通过调整食物摄入量及增加机体活动程度加以控制。但体内脂防积聚的趋势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
2.脂肪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脂肪在酶的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再分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用以合成ATP。在氧供应充足时进行运动,脂肪可被大量消耗利用。在安静时,脂肪也是心肌、骨骼肌的主要能源。
3.脂肪代谢与运动减肥
体脂的积聚是由于摄入热量高于人体所需的能量,过多的能量在体内转化成脂肪,而且机体储存脂肪的能力几乎没有限度。所以,只有设法保持摄人量与消耗量两者间的平衡,才能保持人体的正常体重。
运动减肥通过增加人体肌肉的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的分解氧化,降低运动后的脂肪酸进入脂肪组织的速度,抑制脂防的合成而达到减肥的目的。因此,减肥的方式一是参加运动,二是控制实物摄入量。
采取单纯运动或单纯节食的方式减肥效果均不如采运动与节食相结合的方式,因为,运动加节食在减少体脂重量的同时,亦增加了瘦体重。应根据肥胖程度和个体体质,选择较适宜的运动方式,提倡采用动力型、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骑单车、跳绳、健身操等运动,由于这些运动均具有负荷量轻、有节律感、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可以有效地降低体脂水平。
运动不仅可以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还有助于增强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机能能力,提高肌肉的代谢能力,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4.减体重运动量的设定和适宣体脂百分比
减体重的运动量常根据要减轻体重的数量及减重速度决定。每周减轻体重0.45公斤(1磅)较适宜,每周减轻体质0.9公斤(2磅)为可以接受的上限。
女性的体脂百分比含量至少应在20%左右,因为女性适宜的体脂百分比是月经初潮发生的必要条件,而女性体脂达到20%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
(三)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是人体的特殊状态下的供能物质
1.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细胞的主要构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每日的摄取量与消耗量基本相等。根据每日食物中摄取蛋白质的含氮量与排泄物中的含氮量,可以了解蛋白质代谢的情况。
一般正常成人氮的收支保持平衡状态称为氮平衡。
儿童少年、孕妇、病后恢复阶段及运动训练过程中,蛋白质摄入多于排出,称为氮的正平衡。
饥俄、营养不良、患消耗性疾病、衰老和大运动量训练期间,机体蛋白质消耗大于摄入,称为氮的负平衡。
蛋白质在体内缺乏30%以上,将会影响正常生命活动。蛋白质的摄入量至少必须与生理需要量保持平衡。
无论人体处于安静或运动状态,蛋白质均不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食物中糖类供应不足或是糖、脂肪被大量消耗后,机体才会依靠由组织蛋白分解产生氨基酸的方式供能。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是生命活动中蛋白质合成和分解的动态平衡过程,在长时间运动中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促进了运动后合成代谢的加强,使得肌肉质量提高,肌肉粗壮有力。因此,运动员增加食物蛋白质的摄入量,目的是增加肌肉
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而并非作为能源贮备。
2.关于蛋白质的补充问题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特别是力量、耐力项目的运动员的蛋白质补充非常重要。一般认为,成人蛋白质最低生理需要量约为30~45克/天或0.8克公斤体重。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由于组织增长及在建的需要,蛋白质的需要量为2.5~3克/公斤体重。运动员的蛋白质供给量比普通人高。在整个耐力训练阶段中持续补充,以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预防运动性贫血的发生。
3.三大物质代谢的关系
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在神经、激素的调控下,发挥其各自的生理功用。糖类、脂肪均是人体的重要能源物质,蛋白质在特殊情况下,亦可作为能源,氧化分解提供能量,而其氧化分解途径均需经过三羧酸循环完成。
(四)水代谢
1.大体的水贮备及分布
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是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成人体内含水约占体重的60%,其中,细胞内液约占40%,细胞外液约占20%。水分布于各种组织器官和体液中。血液等体液含水量最多,可高达90%;骨骼及脂肪组织含水量最少,约12%~15%。
人体的含水量受饮水及排汗量的影响较大,还因年龄、性别而异。
游离水仅占体内水的小部分,人体绝大部分水均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水在体内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游离水,游离水可以自由流动,如血液、淋巴液组织液;二是结合水,结合水与无机盐离子及蛋白质、糖原等亲水胶体颗粒结合,参与构成器官组织,如心肌所含有的79%的水分即为结合水。
2.人体的水平衡
水在人体内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运动时主要来自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
人体内的水有三个主要来源:
①饮水。
②食物摄取。
③代谢内生水,体内物质氧化所产生
水在体内的排出途径包括:
①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
②经消化道随粪便排出。
③呼吸蒸发。运动中呼吸加深加快,水分排出增多。
④皮肤排汗。运动中或高温条件下排汗量增加。
人体各种途径进出体内的水分,均须经过血液这一共同途径。饮用及食物水经消化道进入血液,这些水分可以从血液进入细胞间液暂时储存,也可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当细胞内水分过多时,水可由细胞渗入细胞外液,再经血液由肺、肾、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可见,血液是调节体内水含量的关键环节。长时间运动中丢失的水分主要来自于细胞外液,大量水分的丢失必将造成血液的浓缩。
3.运动员脱水及其复水
脱水是指体液丢失达体重1%以上。
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气温、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程度不同的水分丢失,称为被动脱水。
而为了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人为地造成机体脱水则称为主动脱水。运动员的主动脱水即指运动员有目的、有计划地在长期训练过程中缓慢减轻体重(主要为体脂)于较低的水平,或在赛前较短的时间内快速降低体重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赛前慢速减体重结合快速减体重等手段,在尽量不影响运动能力和健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体脂成分、适度地减少去脂体重(主要是水)。
脱水将严重影响运动能力。
机体轻度脱水时,以丢失细胞外液为主,血容量减少,出现口渴、尿少、尿钾丢失;
中度脱水时,细胞内外液的丢失程度相当,出现心率加快、体温升高、严重口渴、疲劳、血压下降;
重度脱水时,主要丢失细胞内液,可出现呼吸加快、肌肉抽搐、甚至昏迷,严重威胁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失水量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与训练水平有关。一般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在机体轻度脱水时,即可影响体温调节能力、循环机能及运动能力;而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失水量在3%~4%以内,基本不影响运动能力。
为改善和缓解脱水状况所采用的补水方法称为复水。运动员的复水,应以补足丢失的水分、保持机体水平衡为原则。
比赛和训练前、中、后各阶段复水对于减少体液丢失,维持运动能力,降低亚极量运动心率,维持血浆容量,降低热应激、热衰竭和热休克均有明显的益处。
复水所采用的液体成分中应含有一定比例的糖类、无机盐类,但浓度均较低,以低渗液体为佳,并应注意少量多次。在产生口渴之前进行强制性饮水,可以减少脱水的产生。
(五)无机盐代谢
1.人体无机盐的种类
人体内电解质主要指无机盐类。总量超过人体体重的0.01%以上。依其在体内的含量不同,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日需量大于100毫克的元素称为宏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指少于人体质量0.01%。
它们的重要生理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平衡、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平衡,并成为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主要因素。微量元素,特别是必需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缺乏或过量都会导致疾病。
2.微量元素的抗衰老作用
目前认为微量元素抗衰老的作用机制包括:
①影响核酸和有机遗传物质的代谢。
②调节氧自由基代谢、防止过氧化损伤。
③调节免疫机能。
④微量元素有促进细胞浆发育、调节物质代谢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3.运动中无机盐代谢的特点
人体血浆、组织间液、细胞内液阴阳离子浓度基本相等,这种离子浓度的平衡,使各部分维持电中性。
在激烈运动中,Na+向细胞内转移,K+则向细胞外转移,转移后的离子浓度差异,导致膜电位改变,进而影响神经肌肉传导,这通常是长时间运动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之一。另外,长时间耐力运动中运动员由于大量出汗,导致水分大量丧失的同时,亦可致无机盐的大量丢失。
长时间运动时,机体主要丢失细胞外液的无机盐。汗液的丢失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并影响机体的排热过程。
4.关于运动员补盐问题
一般认为,平衡膳食足以提供运动员所必需的无机盐。但只要摄入平衡膳食,并补充丢失的水分,仍能保持无机盐的平衡。而且,由于汗液中无机盐的浓度低于体液中的浓度,运动中没有必要补充无机盐。但是,在一些超长距离项目中,如超长马拉松跑、铁人三项比赛等,有必要适当补充无机盐。因为在这类比赛中,单纯摄入水分,可能稀释体液中的Na+,引起低钠血症即水中毒。
此外,对那些为比赛而控制饮食,以及不能从膳食中获得充足营养供给者,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无机盐。无机盐的补充一般均与补水同步进行。
(六)维生素
1.
维生素的来源及分类
(六)维生素
1.维生素的来源及分类
维生素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但需要量极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不足,必须由食物供给。
维生素可以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脂溶性维生素是油样物质,难溶于水。
2.维生素与运动能力
大多数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能够激活能量生成过程。运动中机体对能量的需求量增大,B族维生素的作用也就更加重要。
维生素A、C和E是作用很强的抗氧化剂,能防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防止红细胞膜受损,维持运动中细胞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D是钙代谢的调节剂,钙在肌肉的兴奋一收缩耦联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因而与运动中肌肉收缩做功密切相关。此外,维生素还能协助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保持能量供给系统的适宜状态。
第二节
能量代谢
人体各种能源物质分解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能量代谢的中心环节是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氧化磷酸化。人体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称为能量代谢率。
一、基础代谢
(一)基础代谢的概念
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条件下的状态。
基础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这种能量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
基础代谢率受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血产生生理波动,一般男性高于女性,幼年高于成人,老年低于成人。基础代谢受人体体温的影响。
过度训练状态下,运动员基础代谢率升高。
安静代谢率:指人体安静状态下的单位时间内的能量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总能量守恒。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这一规律,即在整个能量转化过程中,蕴藏在食物中的化学能与所转化成的热能及所完成的外功,按其能量来折算是完全相等的。因此测定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所消耗的食物,或测定机体所产生的热量与所做的外功,均可测算出整个机体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
能量代谢的测定有直接和间接测定两种方式,而以间接测定应用较多。
维持机体各种生理机能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而机体在氧化分解不同营养物质时所消耗的氧量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及释放出的热量之间呈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只要测定人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和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即可推算出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率。
间接测定法的关键是收集安静和运动时的呼出气体,分析呼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量,并换算成热量。
(三)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
1.食物热价及氧热价
糖和脂肪在体外燃烧与体内氧化分解所产生的热量完全相同,而蛋白质则略有差异。
1克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出的热量称为食物热价。食物的热价分为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物理热价指食物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生物热价指食物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热量。
糖和脂肪的物理热价与生物热价相等,而蛋白质的生物热价小于其物理热价。这是由于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时产生含有部分能量的尿素被排出体外的缘故。
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每消耗1升0?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体内氧化过程中,氧化的糖越多则氧热价越高,氧化的脂肪较多则氧热价较低。
2.呼吸商
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CO?与所消耗的O?的容积之比称为呼吸商
。三大能源物质氧化时,其耗氧量和CO?产量均取决于各物质的化学组成。
糖在氧化时消耗的O?与产生的CO?分子相等,故呼吸商为1。脂肪氧化时需要消耗更多的O?其呼吸商小于1,约为0.71。由于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完全氧化,且其氧化分解途径的细节尚未完全搞清,只能间接推算其呼吸商,约为0.80。
3.代谢当量
运动时的耗氧量与安静时耗氧量的比值称为代谢当量。1代谢当量约相当于安静时1分钟的能量消耗(耗氧量)。
由于该指标是以安静时机体的能量消耗为基础的,可以使不同运动方式的运动强度得以互相比较,因此,可以用于评价机体运动时的相对能量代谢水平,在运动处方的制定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四)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1.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骨骼肌的收缩与舒张都是主动耗能过程,所需能量源于能源物质的氧化。因此,任何轻微的活动均可提高耗氧量。运动中机体耗氧量增加,消耗能量増多,产热量増加,因而能量代谢率增高。
2.精神活动
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所受的影响并不大,产热量略有增加。但在精神紧张如烦恼、恐惧或情绪激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这是由于伴随情绪
变化出现了无意识的肌紧张及促进代谢的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所致。
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安静状态下摄入食物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生的热量比空腹时食物本身氧化后所产生的热量要多。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糖类或脂肪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为其产热量的4%~6%,而混合食物可使产热量增加10%。额外增加的热量不能用于做功,只能用于维持体温。
4.环境温度
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环境中最稳定。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代谢率开始增加;低于10℃时,代谢率显著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寒冷刺激反射
地引起寒战及肌肉紧张增强所致。当环境温度30~45℃时,由于体内化学反应加速、呼吸循环功能增强等因素的作用,使得代谢率增加。因此,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可使机体能量代谢率升高。
二、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
人体运动时能量消耗明显增加,能耗的增加受制于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等因素。
(一)骨骼肌收缩的直接能源一ATP
肌肉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是三磷酸腺即ATP。事实上,人体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基本由ATP供给。人体ATP最终来源于糖、脂肪、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1.ATP的贮备
细胞内ATP的浓度很低。运动中ATP消耗后的补充速度成为影响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
2.ATP的分解供能及补充
ATP在酶的催化下,迅速分解为ADP(二磷酸腺苷)和无机磷酸,并释放出能量。ATP一旦被分解,便迅速补充。这一直接补充过程由肌肉中的另一高能磷酸化合物CP(磷酸肌酸)完成。CP释出能量用以将ADP再合成为ATP,同时生成肌酸。肌肉中CP的再合成则要靠三大能源物质的分解。
(二)三个能源系统的特征
人体在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即磷酸原系统、酵解能系统和氧化能系统。
1.磷酸原系统
又称ATP-CP系统。该系统主要是由结构中带有磷酸基团的ATP(包括ADP)、CP构成,由于在供能代谢中均发生磷酸基团的转移,故称之为磷酸原。肌肉在运动中ATP
直接分解供能,为维持ATP水平,保持能量的连续性供应,CP在肌酸激酶作用下,再合成ATP。
CP在肌肉中贮存量很少。实际上,磷酸原在运动中的可用量只占1%左右。磷酸原系统作为极量运动的能源,虽然维持运动的时间仅仅6-8秒,但却是不可替代的快速能源。运动训练中及恢复期。既应设法提高肌肉内磷酸原的贮备量,又要重视提高ATP再合成的速率
2.酵解能系统
又称乳酸能系统。运动中骨骼肌糖原或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酵解,生成乳酸并释放能量供肌肉利用的能源系统。该系统尽管生成能量的数量不多,但在极量运动的能量供应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一般认为,在极量强度运动的开始阶段,该系统即可参与供能,在运动30~60秒左右供能速率达最大,维持运动时间2~3分钟酵。
解能系统与磷酸原系统共同为短时间高强度无氧运动提供能量,中距离跑等运动持续时间在2分钟左右的项目,主要由酵解能系统供能。而篮球、足球等非周期性项目在运动中加速、冲刺时的能量亦由磷酸原及酵解能系统提供。
3.氧化能系统
氧化能系统又称有氧能系统。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氧供充分时,可以氧化分解提供大量能量。该能源系统以糖和脂肪为主,尽管其供能的最大输出功率仅达酵解能系统的1/2,但其贮备量丰富,维持运动的时间较长(糖类可达1.5~2小时,脂肪可达更长时间),成为长时间运动的主要能源。
(三)能源系统与运动能力
人体运动中能量输出的基本过程为无氧和有氧代谢两个过程,不同运动项目需要不同代谢过程作为其能量供应的基本保证,但一切运动过程的能量供应,都是由三个能源系统按不同比例提供,比例的大小则取决于运动的性质和特点。因此,人体不同能源系统的供能能力决定了运动能力的强弱。
1.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和能量连续统一体的概念
不同运动项目具有各自不同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能量供应具有各自的特征,但任何项目运动中不存在绝对的某一个单一能源系统的供能,而是需要三个能源系统按照不同比例配布协同供能。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之间紧密相连,形成一个连续的统一整体称为能量连续统一体。例如,100米跑是典型的速度性项目,要求快速高输出功率的能供,磷酸原系统为首选能源,但酵解能及氧化能系统在运动中仍占有一定比例。
2.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员
就人体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能源物质在运动中的利用速率来比较,糖的利用速率最快,是一种非常经济的能源,但能源物质的利用情况与运动强度密切相关。
运动开始时骨骼肌首先分解肌糖原,如100米跑在运动开始约3-5秒,肌肉便通过糖酵解方式参与供能;持续运动5-10分钟后,血糖开始参与供能,当运动强度达到最大摄氧量强度时,可达安静时供能速率的50倍;运动时间继续延长,由于骨骼肌、脑等组织大量氧化分解利用血糖,而致血糖水平降低时,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其分解速率较安静时增加5倍。
脂肪在安静时即为主要供能物质,在运动达30分钟左右时,其输出功率达最大。脂肪的分解利用对氧的供应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在长时间运动中,当肌糖原大量消耗或接近耗竭,氧供充足时方大量动用。
蛋白质在运动中作为能源供能时,通常发生在持续30分钟以上的耐力项目。随着运动员耐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产生肌糖原及蛋白质的节省化现象。
3.健身运动的能量供应
健身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运动强度均比较低,运动持续时间比较长,因而动用的能源物质亦与运动的特点相适应。较理想的运动时间应在30分钟~1小时,由于运动时可大量分解利用脂肪作为能源,这也是健身运动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亦能产生减肥效果的原因所在。
(四)运动能量消耗的计算
运动时的能量消耗在运动生理学中特指因某项运动而引起的净能量消耗,即总能量消耗减去同一时间内安静状态下的能量消耗。
在实际测量和计算中,必须考虑到不同强度运动产生的能量消耗。具体步骤包括:
①测定安静、运动、恢复期的消耗的氧和产生的二氧化碳;
②求出各阶段的呼吸商;
③根据呼吸商,查氧热价对照表;
④以该氧热价乘以所计算时间段内机体的总耗氧量,再减去同一时间安静状态时的能量消耗,即为运动阶段的净能量消耗。
第三节
体温
一、正常人体温度
人体在物质代谢中所释放的能量仅有约30%用于完成各种形式的机械功,另外70%则转化为热能,成为体热的来源。
体温特指机体深部(心、肺、脑和腹腔脏器等部位)的平玓温度。机体深部的温度通常比较稳定,但由于体内各器官的代谢水平不同,温度略有差异,但不超过1℃。
安静状态下,肝脏代谢最活跃,产热量最大,温度最高;运动时,骨骼肌的代谢最活跃,因而温度最高。
循环血液是将体内热量传递到体表的重要途径,由于血液不断循环,机体深部各器官的温度会经常趋于致。因此,血液的温度可以代表重要器官温度的平均值。
(一)体温的测定
体温测定的常用部位包括口腔、直肠和腋窝。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36.9~37.9℃。
(二)影响体温的因素
1.昼夜节律
体温的昼夜节律是机体的一种内在节律。一昼夜中,人体的体温呈周期性波动,表现为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体温最高。
2.性别差异
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可能与女性较厚的皮下脂肪层影响散热有关。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动。月经期平均体温较低,其后轻度升高,排卵日体温又降低,并持续至下一个月经周期。排卵后体温的升高与体内孕激素水平的变化相吻合。连续测定基础体温,可以协助判断卵巢排卵的日期。
3.年龄差异
由于儿童的基础代谢率较高,体温也略高于成人,老年人则略低于成人。
4.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时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剧烈运动中产生的热量超过当时机体所散发的热量,体温将超出正常水平。此外,情绪激动、紧张、进食、环境温度等因素均可能对体温产生影响。
二、体温调节
人体的体温在体温调节机制的调控下,保持相对恒定,这种平衡有赖于产热和散热过程的动态平衡。
(一)产热过程
1.产热量
人体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一般高于基础代谢25%,而剧烈运动时的产热量可比安静时增加10~20倍。因此,运动中人体的产热量要远远高于安静状态。
2.产热部位
人体处在安静状态时,内脏器官的产热量占机体总产热量的56%左右,脑的产热量占16%,骨骼肌的产热量只占18%左右。
处在运动状态时,各器官的产热比例有很大变化,骨骼肌的产热量增加,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可占总产热量的90%以上。
寒冷环境中,机体一方面通过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寒战来增加产热量;另一方面,通过分解氧化褐色脂肪来增加10%~15%的产热量。
(二)散热过程
1.散热途径
人体的热量通过四个途径不断向体外散发:由皮肤散发大多数热量;经呼吸道蒸发散发小部分热量;随尿、粪排泄散发及通过加温冷空气、冷食物而散发少量热量。皮肤散热是人体最重要的散热途径。
2.皮肤散热方式
机体深部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循环流动的血液运输到皮肤。另外,还可以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体表,皮肤通过辐射、传导、对流、蒸发散热的方式,将体内热能散发。
(1)
辐射散热
机体不断辐射出热射线—红外线,通过空气层被周围较冷物体吸收,这是机体安静状态下散热的主要方式(约占总散热量的60%左右)。
环境温度越低,机体有效辐射面积越大,辐射散热量越多。环境湿度很大时,辐射散热的效率略有降低
(2)
传导散热
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相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机体深部的热量经过血液以传导的方式传到体表,然后传给与其相接触的物体,如床或衣服等。
人的表皮和皮下脂肪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空气中传导散发的热量极少。水是热的良导体,当身体浸在水中时,大量的热量得以传导给水。游泳运动员由于长期处于水环境中,机体的热量以传导方式大量散失。
(3)对流散热
指通过空气或液体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人体的热量传给围绕机体周围的薄层空气,空气不断流动(对流),从而将体热发散到空间。
对流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对流散热量的多少受风速影响极大。风速越大,对流散热量也越多。风速越小,对流散热量也越少。衣着覆盖的皮肤表层,不易实现对流,有利于保温
(4)蒸发散热
人体通过皮肤表面水分蒸发的散热方式。有两种形式:不感蒸发和发汗。
不感蒸发是指人体没有汗液分泌时,皮肤和呼吸道不断有水分渗出,在未形成明显的水滴之前即被汽化蒸发掉,因而不被机体察觉。其中,皮肤的水分蒸发又称不显汗,与汗腺的活动无关,也不受生理性体温调节机制的调节。室温30℃以下时,不感蒸发的水分相当恒定。
发汗指汗腺的分泌活动,又称可感蒸发。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若空气湿度大,衣着较多时,气温25℃即可引起发汗。运动中,气温20℃以下时,亦可出现发汗,而且汗量往往较多。
蒸发散热与环境温度、皮肤血流量及血流速度有密切关系。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成为机体的唯一散热方式。运动中人体以此种散热方式发散热量。因此,运动员排出大量体热的同时,将会丢失大量汗液。
在寒冷环境中,皮肤受到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流减慢,由血液循环带到体表的机体深部热量减少,散热相对减少。
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流加速,促进热量散发;运动中因机体产热增多,产热散热暂时处于不平衡状态,为增加散热量,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加大,血流速度加快,亦有利于肌肉代谢中产生的大量热能运输到体表,促进散热过程。
汗液是由汗腺细胞主动分泌产生,初分泌的汗液与血浆等渗,但在流经汗腺管腔时,由于Na+和Cl+被重吸收,最后排出的汗液是低渗的。因此,人体运动中机体因大量发汗造成脱水时,机体丢失的水分多于电解质,使体液渗透压升高,导致高渗性脱水。
汗腺的活动受到从脊髓到大脑皮质各级中枢的控制,下丘脑的发汗中枢是最主要的部位。引起汗腺活动的适宜刺激是热,温热环境下引起全身各部位小汗腺分泌汗液称为温热性发汗。
导致温热性发汗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皮肤中的温热觉感受器受刺激产生兴奋,冲动传至发汗中枢,反射性引发汗。
②温热环境加温皮肤血液,被加温的血液流至下丘脑发汗中枢,刺激其热敏神经元兴奋,引起发汗。
发汗的速度受环境温度、湿度、风速、工作强度等因素的影响。温度越高,风速越大,工作强度越高,发汗速度越快;湿度越大,汗液不易蒸发,体热不易散发,可反射性地引起大量发汗。
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导致的发汗称为精神性发汗。主要见于掌心、脚底和腋窝发汗,其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不大。
(三)体温调节机理
正常人体的体温保持相对恒定,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对产热和散热过程不断进行的精细调节。
1.
体温调节机制一调定点学说
目前,大多数学者以调定点学说来解释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基本工作原理。体温调节系统是一个生物自动控制系统。机体根据一个设定的温度值,即调定点,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稳定于调定点水平。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包括调定点神经元在内,属于控制系统。调定点,即设定温度值,正常一般为37℃左右,为热敏神经元对温热感受的阈值。
调定点的高低决定着体温的水平。控制系统的传出信息控制着产热器官(如肝、骨骼肌)及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等受控系统的活动,使受控对象—机体深部温度维持在调定点设定的数值水平。
输出变量体温总会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如机体运动、气温、湿度、风速等)的影响,通过位于皮肤及机体深部温度感受器检测,并将干扰信息反馈于调定点,经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整合,再对受控系统进行调节,建立起新的体热平衡,达到稳定体温的目的。
当体温超过37℃时,体温调节中枢的热敏神经元发放冲动增多,通过相应的神经联系,一方面促进汗腺分泌,另一方面控制交感神经的活动,使交感神经紧张性减弱,皮肤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体温回降。
当体温低于37℃时,机体通过抑制汗腺分泌和使全身血管收缩来减少散热;同时,通过寒战、交感神经兴奋和促进甲状腺素分泌来增加产热,结果使体温升高
2.运动中体温的变化及调节
运动中体温的适度升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加快收缩速度;加快肌肉血流速度,加大血流量;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及二氧化碳的交换,有利于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人体肌肉活动的最适温度为38℃。运动前的适度准备活动大致可使肌肉温度达到该水平。运动中体温的升高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环境温度、湿度、风速及运动员训练水平等因素有关。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体温升高幅度越大。剧烈运动中发汗成为维持体温恒定的主要途径。
一次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运动员的失汗量高达2~7升,同时可散发大量体热。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使得其机体产热和散热调节过程日益完善,冬夏两季的大运动量训练有利于运动员提高机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及调节能力。
3.习服
人体对高温或低温环境所产生的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生理过程,称为对气候的习服。这是一个经过反射性调节、维持体热平衡并维持正常健康状态的过程。
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其体温调节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对冷及热环境的习服,这样才能保证在特殊气温环境下仍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
习服是有限度的例如,干燥环境中,健康人能够耐受的环境温度范围是15~54℃,超过该范围,人体体温将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习服的生理机制:对冷的服习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使皮肤血管产生收缩,减少皮肤血流量及血流速度,并使肌肉收缩,产生寒战,同时增加细胞代谢,从而减少散热,增加产热;对热的服习是通过增加皮肤血流量,皮肤血管扩张及血流速度加快,并促使汗腺大量发汗,增加机体的散热量。《生理 第六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出自:卡耐基范文网
链接地址:http://m.gjknj.com/duwu/34887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

卡耐基范文网 最近更新 免费论文网 公文素材库 文库114

© 卡耐基范文网 m.gjknj.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