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范文网 导航

“高中语文第一课”教学设计

来源网站:卡耐基范文网 2020-09-11
卡耐基范文网

“高中语文第一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高中语文第一课是整个高中语文学习的起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前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基础,以此确定课程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同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开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生涯探索,让其更好地理解语文学习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和意义,从而更好地规划今后的学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语文的概念、价值及重要性。

  2.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让学生初步了解高中语文课程体系。

  4.从生涯规划角度引导学生探索语文学科对其未来职业的影响,树立“大语文”观。

  教学过程

  一、问卷调查反馈

  问卷

  对语文是否有兴趣

  感兴趣的原因

  不感兴趣的原因

  语文学习中最大的困难

  课外阅读的习惯

  表达能力

  语文知识积累

  语文课堂参与情况

  请学生解读调查表反馈信息,明确课程重点:理解高中语文学习的方向、价值和意义。

  二、播放微课,了解“语文”的概念,明确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语文”一词产生于19世纪末,但作为课程名称的时间较晚。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开办新学堂,设有“国文”课一科,教授历代古文。五四运动爆发后,小学改设“国语”,教授白话短文。

  1949年,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他认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这一建议被采纳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母语课程以及教材的通用名称。

  语文中的“语”,一般指语言,“文”有四层含义,即文字,文章,文学,文化。语文学习的载体是语言文字及其系统化后形成的文章与文学作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这样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特点。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重点探讨“语文”的工具性,通过一系列图片、视频材料以及课堂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语文”这个工具的重要性。

  1.明确湖北省高考改革方案中语文学科的地位:必选,150分,原始分计入总成绩。

  2.展示图片:街上错误广告招牌、清华大学2019年迎新照片(将“热烈”一词误作“热列”),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道歉信(在北大120周年校庆致辞时,他把“鸿鹄(hú)志”念成了“鸿浩(hào)志”)

  ——一个字的书写,一个词的读音,一个句子的语法,看似微小,却体现了一个人最基本的文化素养,一旦弄错就会闹笑话,有时甚至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而语病的泛滥会形成一种“语言腐败”,久而久之,势必导致公众智识的下降。所以,规范、准确地使用语言文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它是我们用好“语文”这个工具的前提。

  3.展示视频:关羽、张飞在表达上的巨大差别。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中表达的重要性,同时列举现代社会中与表达密切相关的职业。

  学生讨论交流,集中列举。

  4.课堂活动:未来科技公司面试现场(岗位:游戏软件工程开发师)

  请三名同学上台,模拟面试现场,做一分钟自我介绍。其他同学充当面试官并做点评。

  ——短短的一分钟能看出什么?能看出你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能否抓住问题的重点;能看出你的逻辑能力:思路是否清晰;还能看出你的语言能力:表达是否新颖,是否有感染力。

  无论未来你是何种身份,从事何种职业,优秀的表达力都是你的核心竞争力。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

  四、高中语文教材知识体系

  语文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教给大家一些表达的技巧,而是要开阔我们的视野,发散我们的思维,启迪我们的智慧,从而让我们的表达更有力量。展示高中语文的教材编排:

  必修教材模块:

  阅读鉴赏(侧重于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

  表达交流(侧重于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

  梳理探究(侧重于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知识积淀)

  名著导读(侧重于开阔视野及丰富阅读经历)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语言文字应用》《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与初中相比,它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如果说以前的语文学习更注重记忆,那么高中的语文学习更注重能力,我们要转变观念,学会思考,学会迁移。

  五、腹有诗书气自华

  1. 创设情境,重点探讨“语文”的人文性。

  以教师讲述为主,引入杜甫、苏东坡、史怀哲等材料。用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语文浓郁的人文色彩,认识到语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无比广阔的天地。这些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可以滋养我们的灵魂。

  课堂活动:分享打动过自己的话语或文字。

  学生交流后分享。

  体会“语文”是我们平庸生活的一道光,照着诗和远方。它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滋养着我们,塑造着我们,把我们的生活引向阳光。

  2.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基。

  引入材料:习近平主席对“文化”的重视和呼吁,展示20xx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经典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明确:我们正迎来一个文化的春天,一个文化高度自信的新时代,“语文”,任重而道远!

  六、课堂小结

  回顾问卷调查反馈信息,根据课堂内容重新思考今后语文学习的方法。

  学生讨论发言并总结。

“高中语文第一课”教学设计》出自:卡耐基范文网
链接地址:http://m.gjknj.com/duwu/35469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

卡耐基范文网 最近更新 免费论文网 公文素材库 文库114

© 卡耐基范文网 m.gjknj.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