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范文网 导航

优秀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3篇)

来源网站:卡耐基范文网 2022-11-22 18:32:18
卡耐基范文网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接下来是关于优秀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3篇优秀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篇一: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

(1)知道做机械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知道做功和工作的区别;

(2)知道当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大于90时,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2、掌握功的计算:

(1)知道计算机械功的公式W=Fscos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知道功是标量。

(2)能够用公式W=Fscos进行有关计算。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在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的基础上掌握机械功的计算公式。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与物体运动的位移容易混淆,这是难点。

3、要使学生对负功的意义有所认识,也较困难,也是难点。

三、教具

带有牵引细线的滑块(或小车)。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功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中学习过功的一些初步知识,今天我们又来学习功的有关知识,绝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使我们对功的认识再提高一步。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功的概念

先请同学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与功的概念密切相关的如下两个问题:什么叫做功?谁对谁做功?然后做如下总结并板书:

(1)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物理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然后演示用水平拉力使滑块沿拉力方向在讲桌上滑动一段距离,并将示意图画到黑板上,与同学一起讨论如下问题:在上述过程中,拉力F对滑块是否做了功?滑块所受的重力mg对滑块≤www.niubb.net≥是否做了功?桌面对滑块的支持力N是否对滑块做了功?强调指出,分析一个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关键是要看受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是否有位移。至此可作出如下总结并板书:

(2)在物理学中,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功的公式

就图1提出:力F使滑块发生位移s这个过程中,F对滑块做了多少功如何计算?由同学回答出如下计算公式:W=Fs。就此再进一步提问:如果细绳斜向上拉滑块,这种情况下滑块沿F方向的位移是多少?与同学一起分析并得出这一位移为scos。至此按功的前一公式即可得到如下计算公式:

W=Fscos

再根据公式W=Fs做启发式提问:按此公式考虑,只要F与s在同一直线上,乘起来就可以求得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在图2中,我们是将位移分解到F的方向上,如果我们将力F分解到物体位移s的方向上,看看能得到什么结果?至此在图2中将F分解到s的方向上得到这个分力为Fcos,再与s相乘,结果仍然是W=Fscos。就此指出,计算一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大小,与力F的大小、物体位移s的大小及F和s二者方向之间的夹角有关,且此计算公式有普遍意义(对计算机械功而言)。至此作出如下板书:

W=Fscos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接下来给出F=100N、s=5m、=37,与同学一起计算功W,得出W=400Nm。就此说明1Nm这个功的大小被规定为功的单位,为方便起见,取名为焦耳,符号为J,即1J=1Nm。最后明确板书为: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

1J=1Nm

3、正功、负功

(1)首先对功的计算公式W=Fscos的可能值与学生共同讨论。从cos的可能值入手讨论,指出功W可能为正值、负值或零,再进一步说明,力F与s间夹角的取值范围,最后总结并作如下板书:

当090时,cos为正值,W为正值,称为力对物体做正功,或称为力对物体做功。

当=90时,cos=0,W=0,力对物体做零功,即力对物体不做功。

当90180时,cos为负值,W为负值,称为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篇二:优秀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篇二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等温变化;

(2)掌握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

(3)理解等温变化的P—V图象与P—1/V图象的含义,增强运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的能力;

1.2过程与方法

带领学生经历探究等温变化规律的全过程,体验控制变量法以及实验中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的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切身感受物理现象,注重物理表象的形成;用心感悟科学探索的基本思路,形成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

2、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一次探索未知规律的过程,掌握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理解p-V图象的物理意义。

难点: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处理。

3、教具:

塑料管,乒乓球、热水,气球、透明玻璃缸、抽气机,u型管,注射器,压力计。

4、设计思路

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有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生活中也有热胀冷缩的概念,但对于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清楚的。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证精神。这节课首先通过做简单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白气体的质量、温度、体积和压强这几个物理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然后与学生一道讨论实验方案,确定实验要点,接着师生一道实验操作,数据的处理,得出实验结论并深入讨论,最后简单应用等温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流程:(略)

篇三: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会作力的图示。

2、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会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重心的概念。

3、了解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力的概念及矢量性,作力的图示。

2、重力产生的原因,确定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心的概念,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

[知识探究]

一、力和力的图示

[问题设计]

做一做以下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总结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1)小钢球在较光滑的玻璃板上做直线运动,在小钢球的正前方放一磁铁,小钢球靠近磁铁时;

(2)在与小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

(3)分别用手拉和压弹簧。

答案

(1)小钢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2)小钢球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

(3)用手拉弹簧,弹簧伸长;用手压弹簧,弹簧缩短。

力的作用效果有: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要点提炼]

1、力的特性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我们谈到一个力时,一定同时具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力的相互性: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又是施力物体。

(3)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说明只要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了,不管是速度的大小还是速度的方向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

3、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力。

①线段的长短(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大小;②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③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物体用一个点表示)。

注意(1)标度的选取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计。一般情况下,线段应取2~5个整数段标度的长度。(2)画同一物体受到的不同力时要用同一标度。

(2)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二、重力

[问题设计]

秋天到了,金黄的树叶离开枝头总是落向地面;高山流水,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无论你以多大的速度跳起,最终总会落到地面上……试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答案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正是由于地球的吸引才会使物体落向地面,才会使水往低处流。

[要点提炼]

1、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产生原因: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不能说成“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3、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g=9.8m/s2,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不同地点重力的大小因g值不同而不同。(注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

4、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不是垂直于支撑面向下,也不是指向地心)。

5、作用点:在重心上。

(1)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和物体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可以不在(填“可以不在”或“一定在”)物体上。

优秀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3篇)》出自:卡耐基范文网
链接地址:http://m.gjknj.com/special/3434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

卡耐基范文网 最近更新 免费论文网 公文素材库 文库114 范文 公文驿站 公文集锦

© 卡耐基范文网 m.gjknj.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