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找项目 导航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来源网站:创业找项目 2018-06-16
创业找项目

篇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试题及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试题

使用教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试题范围:全册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版次:第2版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指在生产活动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客观存在的可能对系统造成损失的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

A.安全 B.危险 C. 隐患D.事故

2、严抓隐患整改,按照“五个落实”,即任务落实、人员落实、()、质量落实、时间落实,按期整改完成。

A.设备落实B.经费落实C.数量落实D.环境落实

3、行车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 )部分。

A.核心 B.重要 C.主要 D.次要

4、线路改道时,不得连续松开( )以上轨枕螺旋。

A.5根 B.4根 C. 3根 D.2根

5、城市轨道交通( )在发生火灾、事故或恐怖活动的情况下,是进行应急处理、抢险救灾和反恐的主要手段。

A.消防系统 B.供电系统 C.环控系统D.通信系统

6、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的法人代表每月至少召开( )消防安全工作会议。

A.两次B. 一次 C.三次 D.四次

7、( )是应急活动的最基本原则。

A.分级响应 B.属地为主C.统一指挥 D.公众动员

8、安全生产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 )。

A.国家政府规章B. 机构规章C.经济规章D.地方政府规章

9、地铁运营系统基础安全评价总分是( ),表示可接受。

A.85~95B.80~90 C.80~95D.75~85

10、( )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装备之一,是行车的基础。它的作用是引导机车车辆运行,直接承受由车轮传来的载荷,并把它传给路基。

A.线路 B.钢轨C.轨枕 D.道岔

二、多项选择题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著名的戴明管理思想,即“戴明模式”或称为PDCA模型为基础。一个组织的活动可分为:( )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来实现,通过此类方式可有效改善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

A.计划 B.行动 C.控制 D.检查E.改进

2、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的预警由高到低可分为红色、( )、蓝色四个级别。

A.绿色 B. 橙色 C.紫色D. 黄色 E.黑色

3、城市轨道交通排水系统包括( )。

A. 水龙头 B. 废水系统 C. 污水系统

D.雨水系统E. 防灾报警

4、目前应急管理体系、机构设置,主要有()。

A.层级型 B.联动型 C.专职型 D.综合型 E.简单型

5、下列( )属于运营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

A.定期对土建工程进行维护、检查,并及时维修更新

B.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检查

C.检查和维修记录应当保存至土建工程使用期限到期

D.确保运营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E.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内,设置报警、灭火、逃生、紧急疏散等器材和设备

6、安全生产检查的方式主要有:( )。

A.经常性安全检查B.不定期安全检查 C.专业性安全检查

D.群众性安全检查E.定期安全检查

7、发布调度命令应按“( )、下达命令号码和时间”的程序办理。

A.一拟B.二签 C.三发布 D.四复诵核对E.五确认

8、带电更换低压熔断器时,操作人员要( )。

A.戴防护眼镜 B.使用绝缘柄钳 C.戴绝缘手套

D.站在绝缘垫上E.穿绝缘鞋

9、应急救援活动可分为( )等阶段。

A.应急准备 B.初级反应 C.扩大反应

D.分级响应 E.应急恢复

10、下列属于禁止危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行为有( )。

A.擅自移动、遮盖安全消防警示标志

B.故意干扰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频率

C.在轨道上放置、丢弃障碍物

D.向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投掷物品

E.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地面线路轨道上擅自铺设平交道口、平交人行道

三、判断题

( )1、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能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

( )2、轨道交通系统通过保证人员的位移,为旅客提供交通服务,从而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得到保证。

( )3、一般地,轨道交通企业规定凡指挥列车运行的命令和口头指示,只能由行车调度发布。

( )4、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可以利用列车运行间隔进行养护维修作业。

( )5、需要在轨行区内进行的抢修作业和可能侵入轨行区抢修作业,必须在周末进行。

( )6、城市轨道交通发生火灾比地面建筑物中发生火灾更具有危险性。

( )7、出现列车故障时,若故障车在车站内,故障车在清客后再与救援列车连挂。

( )8、新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竣工后,可以马上进行试运行。 ( )9、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一部分,具有运量大、快速、正点、低能耗、少污染、乘坐舒适方便的优点,常被称为“绿色交通”。 ( )10、目前我国地铁可采用“等效死亡”换算的方法来计算地铁事故控制指标。

四、名词解释

1、安全

2、行车安全

3、应急

4、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5、安全生产责任制

6、安全生产法规

7、环控系统

8、天窗

9、特种设备

10、城市轨道交通安全

五、简答题

1、《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哪些属于禁止危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行为?

2、结合实际谈谈地铁防火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规定哪些属于禁止危害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行为?

4、请结合实际谈谈行车调度在行车安全工作中的作用。

5、简述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系统管理的途径。

6、结合实际谈谈地铁成为恐怖袭击新目标的原因及防恐的具体措施。

7、简述施工防护的一般要求。

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主要职责是什么?

9、行车调度员的岗位职责是什么?

10、简述安全生产“五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篇二:论人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重要性

论人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重要性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是特殊服务性行业,其需要安全管理,而且必须安全管理,只有保证了运营安全,才能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本文从人的重要性、人员的分类、人素质的要求、人的可靠性以及心理等角度出发,阐述了人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安全管理的要求所在。

关键字:安全管理 人 轨道交通

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安全第一”是乘客的基本需求和首要标准,也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主题。运营安全不但反映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和运输服务质量,而且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实现顺畅、高效运营的前提。 运营安全有序是每个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满足乘客需求、获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与运营安全有关的因素可以划分为四类:人,机器,环境,管理。而这四者中,轨道交通安全与许多活动有关,所有各项活动都依赖与高效、安全和可靠的人的行为。

一、人的重要性

在安全问题中,人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人也是安全矛盾的主要方面。安全问题影响最大的是人,而我们在安全生产和运营中最重要的保护对象也是人。机器设备毁坏了可以重修,但人的生命是最珍贵的,也是无可替代的。并且在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乘客心里,安全问题及其重要并无法忽视。即使是在现代化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多项流程控制都一一实现了全自动化模式,但每个环节、每项作业中,都是摆脱不了是由人来参与并处于主导地位的。

(1)人的主导性

人和设备的有机结合体中,人是主导方面。设备都是通过人为进行操纵和管理,没有人作为主导,也就无所谓再功能强大的设备。一旦机器停止运转,人照样可以主导场面,进行整体的引导、维修和其他处理。

(2)人的主观能动性

只有人才具有主观能动性,从而具有合理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设备所无法替代的。在意外危险情况出现,人可以主观积极地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合理有效地阻止事故的发生或是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3)人的创造性

人能通过研究和学习,不断提高和改进现有系统的安全水平。现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更是飞速进步,但人的需求也会随之而增长,当原有技术和设备无法满足新的需求,人可以利用其特有的创造性对机器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从而更好地提高安全水平,保障乘客及站内人员、相关机器设备的安全。

二、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人员分类

(1)运营系统内部人员

运营系统内部人员包括各级领导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基层作业人员,是保证运营安全的最关键的人员。

以下是关于运营系统内部人员工作疏忽带来的安全事故:

2011年9月27日14:10分,上海地铁10号线新天地站设备故障,交通大学至南京东路上下行采用电话闭塞方式,列车限速运行。期间14:51分列车豫园至老西门下行区间两列车不慎发生追尾,14点51分,虹桥路站至天潼路站9站路段实施临时封站措施,其余两端采取小交路方式保持运营,启动公交配套应急预案,公安、武警等赶赴现场协助疏散。截至 2011 年 9 月 27 日 20:38 分,两列事故列车内 500 多名乘客已经全部撤离车站,经

初步统计,约有伤员 40 余名,大部分为轻微伤乘客,未发现重伤。受伤乘客已受到及时的医护处理。

事故原因分析:

在未进行风险识别、未采取有针对性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申通集团维保中心供电公司签发了不停电作业的工作票,并经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同意,9月27 日13 时58分,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电工在进行地铁10号线新天地车站电缆孔洞封堵作业时,造成供电缺失,导致10号线新天地集中站信号失电,造成中央调度列车自动监控红光带、区间线路区域内车站列车自动监控面板黑屏。地铁运营由自动系统向人工控制系统转换。

此时,1016号列车在豫园站下行出站后显示无速度码,司机即向10号线调度控制中心报告,行车调度员命令 1016号列车以手动限速(RMF)方式向老西门站运行。14时,1016 号列车在豫园站至老西门站区间遇红灯停车,行车调度员命令停车待命。14时01分,行车调度员开始进行列车定位。14时08分,行车调度员未严格执行调度规定,违规发布调度命令。14时35分,1005号列车从豫园站发车。14时37分,1005号列车以54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进到豫园站至老西门站区间弯道时,发现前方有列车(101号)停留,随即采取制动措施,但由于惯性仍以35公里/小时的速度与1016号列车发生追尾碰撞。

(2)运营系统外部人员

运营系统外部人员即指乘客,其对运营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攀爬、跨越栏杆和检票闸机,或强行冲闸;

2)站台屏蔽门关门提示警铃鸣响、灯光闪烁时,抢上抢下车;

3)非法拦车、非紧急状态下动用紧急或安全装置等任何方式阻碍列车正常运行;

4)跳下站台,进入轨道、隧道或其它地铁限制区域;

5)擅自操作有警示标志的按钮、开关装置;

6)损毁或移动地铁设备设施;

7)在车站、站台、站厅、出入口、通道、通风亭、冷却塔外侧5米内停放车辆、 堆放杂物或者擅自摆摊设点堵塞通道;

8)在地铁出入口外侧 30 米内放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9)在车站或列车内滋事斗殴。

以下安全事故的导火索是乘客不遵守乘车规定:

2014年3月4日10时40分许,乘客徐某某、杨某在搭乘广州地铁五号线1507次列车途经广州火车站至西村站区间时,徐某某使用杨某随身携带的催泪喷射器(经鉴定,含有催泪剂 CS 成分)向列车地面喷射,致使车厢内瞬间弥漫刺激性气味,导致大量乘客产生恐慌情绪并在列车停靠西村站时涌出车厢发生踩踏事件。事件造成13名乘客受伤,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直接经济损失达人民币 2.8万余元,并造成21列列车晚点,严重影响列车营运,产生了较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城市轨道运输安全对人员的素质要求

(1)对运输系统内人员的安全素质要求

1)思想素质与技术业务素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包含土建、车辆、供电系统、通讯信号、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复杂大系统。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贯穿于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各个阶段。对于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高质量地完成本岗位工作,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技术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做到全员培训、持证上岗,建立职工安全教育档案,强化安全三级教育网络,并定期进行考核和检查,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地铁职工的安全意识。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和学习氛围,能把企业员工和行为动机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另外,应加强地铁安全乘车意识和乘客在紧急情况下逃生自救知识的宣传教育, 以减少由于乘客失误而

产生的地铁运营事故。

2)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是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也是身心愉悦成就事业的重要保障,更是家庭幸福和睦国家兴旺发达的保证。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或许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面对强大的工作压力、面对常年的出差奔波,更加需要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强健的体魄。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就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如可以以集体形式组织和当地单位开展各种球类比赛,可以利用附近的体育场馆开展体育活动,个人就近每天跑步散步等。体育锻炼贵在坚持,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了,才会有积极的行动,才能形成良好的氛围和习惯。同时在工作中要和不同层次的人员打交道,职业要求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培育一个健康稳定的心态,保持一份文明、克制的行为,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淡定、稳定、坚定的情绪。以坚定沉着应对万象,以清醒冷静应对纷繁复杂的情况。

(2)对运输系统外人员的安全素质要求:

需要严格遵守轨道交通运输安全法规有关规定,具备轨道交通安全法规知识,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一定的安全技能。除了外界人员自身的努力外,可以借助地铁运营公司的宣传教育,大力传播提供安全防护意识,普及安全防护自救知识,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铁运营事故对于乘客造成的伤害。

四、人的可靠性

人的可靠性可以定义为:人在系统工作的任何阶段,在规定的最小时间限度内(假定时间要求是给定的)成功地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的概率。人和机器相比较,虽然机器也有失灵、故障等不可靠的地方,但是,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机器按照设定的条件工作,一般讲是比较可靠的,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也比较容易预测;而人则不然,虽然工作条件、环境条件没有变化, 但由于生理、心理的原因,有时动作不准确、不协调,由此导致工作质量下降、 操作失误、违章等,这是人的不可靠性的一面,是人特有的秉性。

人固然有不可靠性的一面,但是与机器不同的是人有思维,有判断能力,有学习能力,人有无限的潜能。通过培训,可使潜能不断释放,不但工作能力可以不断提高,而且能够自己发现失误,及时纠正失误,还能发挥创造性,改善和提高整个运行系统的可靠性,这也是人特有的秉性。

在系统设计阶段,遵循人的因素的原则能有效地提高人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诸如仔细地挑选和培训有关人员等也有助于提高人的可靠性。为了提高工作系统的安全,除了提高系统硬件的可靠性和改善工作环境以外,重要的是要同时认识到人的可靠性的一面和不可靠性的一面,然后采取措施来提高人的可靠性,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例如必须按岗位需要聘用合适的人才,这是前提,并且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来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通过人员培训特别是岗位培训来不断提高其可靠性。

应力是影响人的行为及其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显然,一个承受过重应力的人会有较高的可能性造成失误。根据研究表明,人的工作效率与应力(或忧虑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

影响个人的应力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不喜欢做现在的工作或事情;严重的经济困难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在工作中得到晋升的机会很少;缺乏完成现在工作的能力;健康欠佳;时间上要求很紧的工作等。

随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的失误行为中的管理决策的重要性,目光的焦点更加集中在加强人员培训、恰当的人员配置、完善设计与规程和提高管理质量等方面,以此来替代仅仅对事故责任者的惩罚。

五、加强人员安全心理

人的活动受心理活动支配。生产活动中的接受信息到操作实施再到观测调整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人造成的,人为事故绝大部分是由违章违纪造成的,而违章违纪

绝大多数是由消极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因而加强人员安全心理是很有必要的。

从心理现象的角度来看,心理学的绝大部分内容是研究人的需要、动机与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安全心理学,安全心理要素,就是要研究这些心理现象是如何发生、如何发展、如何变化、如何使他从消极的方面向积极的方面转化,也就是说怎么通过我么人的各种管理行为,影响人的心理现象,提高人的安全素质,人员安全习惯的养成。

(1) 运输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积极的心理现象是保证运输安全的内在依据,消极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侥幸、麻痹、惰性、郁闷、自满和好奇等心理倾向,是人的差错引发事故的深层次原因。因此,要保证积极的心理,抵制消极的心理。

(2)人员安全习惯的养成。人在后天养成的一种在一定的情况下自动去进行某些动作的特殊倾向, 叫做人在后天养成的一种在一定的情况下自动去进行某些动作的特殊倾向,叫做习惯 。一般情况下,习惯都需要经过练习才能形成或建立。安全习惯是指在一定的作业环境中,自觉的按照规章制度规定的安全的操作方式或方法去操作的行为。是指在一定的作业环境中,自觉的按照规章制度规定的安全的操作方式或方法去操作的行为。安全的操作一旦形成一种习惯,就可以预防或减少事故。

(3)掌握旅客心理,提高运输安全管理能力、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判断决断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交往沟通和协调能力、学习的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理解能力。

六、 建议及总结

(1)健全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落实安全责任制。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主体, 运营企业应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以强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全过程安全管理工作,推动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制度,研究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 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落实安全生产逐级责任制,健全有关安全管理机构 如运营企业设专职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对运营安全进行监管; 实行安全“ 一票否决制”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运营企业领导和职工的收人按绩效考核, 直接与安全生产指标挂钩等等。

(2)制订各类应急预案, 并进行组织演练。

“预防为主” 是地铁正常运营, 确保安全的原则。“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不同的事故, 其应急处理方法也不同, 只有事先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快排除事故, 保护乘客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把事故对人员、设施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低程度。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直接关系乘客安全,它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有时城市拥有良好交通秩序的前提和保障。人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永远主要因素,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至关重要。总之,无论是轨道系统内人员还是系统外人员,都应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维护安全这个永恒的主题。

篇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

第三阶段导学资料

第8章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方法与规章制度

重点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562-2008/IEC及GB/T 50438-2007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

(4)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

(5)IRIS-- International Railway Industry Standard。

难点知识:

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方法与规章制度。

法制建设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依据。它明确了各级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职能、权限和义务;协调安全管理工作中国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之间的关系;规范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作用建立安全管理的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原建设部制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并于2005年3月1日经第53次部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发布,自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规定了新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竣工后,应当进行工程初验;初验合格的,可以进行试运行;试运行合格,并具备基本运营条件的,可以进行试运营。旨在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正常、安全运营,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秩序,保障乘客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者的合法权益。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大运量的城市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公共客运系统。

本办法所称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是指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正常安全运营而设置的轨道、隧道、高架道路(含桥梁)、车站(含出入口、通道)、通风亭、车辆、车站设施、车辆段、机电设备、供电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等设施。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的意义

《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依法强化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和作业,依法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遏制重大、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生产者安全的合法权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1)《办法》规定,城市轨道交通因故不能正常运行的,乘客有权持有效车票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按照单程票价退还票款。

(2)严禁携带宠物乘坐地铁

(3)破坏设施个人最高罚一千

(4)地铁车站要配备急救箱

(5)一小时无法复运要上报

(6)十个工作日答复乘客投诉

(7)停止运营要提前公告

(8)地铁遇事故先救伤者

(9)运营单位承担伤亡责任

(10)应急预案要定期演练

第9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

重点知识: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方法。

难点知识:

(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常由隐患指标、风险指标和事故指标三类指标构成。

1.隐患指标

隐患指标也可称为过程指标或事故指标,是指从系统整体出发,进行综合管理评价。它不考虑系统事故发生情况,只考虑系统中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诸多因素及各因素间关系所达到的安全程度,从而判断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并据此作为衡量系统运营安全状况的依据。

隐患指标充分体现了事前安全思想,较传统的听任事故发生,再调查分析、采取措施、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方式有了极大的提高。

2.风险指标

风险指标是对运营系统风险的量化表示。它以事故后果及后果发生的概率作为计算风险的依据。

以事故后果及后果发生的概率作为计算的风险值,要求用量化的方式表示,需要较高的精确度,且只能预测已发生过或可能遇到的事故类型,难以预测全部风险,其目的是确定各种不同事故风险值的高低,难以揭示系统的安全隐患。可见,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这种较为复杂联动的系统,风险指标只是一种不完全的评价指标。

3.事故指标

事故指标是对事故发生频率及后果制定的安全评价指标,是直接反映系统安全状态和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事故指标一般包括事故数量、事故性质以及事故损失程度。以事故指标作为评价安全的依据,一方面能够真实、客观的衡量系统的安全状况,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对事故指标的分析,评价运营系统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隐患分析结合,进一步揭示系统安全薄弱环节。由此可见,事故指标是实际工作中不容忽视的安全评价指标。

4.层级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该法是对非定量事件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把复杂系统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该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决策。层次分析法把人的决策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模型化,并用数学手段为其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是一种对非定量事件进行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少必要的数据情况下,需要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定量化时,该法非常的实用。

1.简述层次分析法分为哪几部分?

层次分析法是对非定量事件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把复杂系统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该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决策。主要包括模型的构建,构建因素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结果分析几个步骤。

2.《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GB/T 50438-2007评价指标分为哪两部分?

《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GB/T 50438-2007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相关标准。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主要由“基础安全评价”和“事故水平评价”两部分组成,包括了管理、运营、设备、人员、维修、环境和业绩七要素,以保障地铁安全运营的条件和地铁运营时的安全状态为基本着眼点。

3. 从运营安全影响要素来看,人员因素主要具有哪些特点?

(1)主导性

在人机系统中,人是主导因素。设备需要由人来进行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人机系统需要人来进行监控与管理。不当机械操作与管理协调会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造成安全问题,反之,正确的使用与监管可以使整个系统运营良好,发挥积极作用。

(2)主观能动性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主要造成两种情况。一是指故意人为事故,包括乘客违章携带危险品、吸烟等带来安全隐患,以及恐怖袭击、投毒、纵火等恶性事件造成的严重安全事故。另一

种则是指突发情况发生时,人的应急处理能力能够产生积极作用,使得事故伤害降低、系统运转恢复等。

(3) 创造性

人具有改进现状的先进性,能够通过学习研究,不断提高现有系统的安全水平,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方法。

第10章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

重点知识:

(1)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机制体制;

(2)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及资源管理。

难点知识:

(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1.应急管理体制

根据《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应急机构,即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建设部设立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联络组和专家组;二是省级、市级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该机构比照国家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的组成、职责,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三是地铁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地铁企业应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有关部门参加的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

2.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管理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突发事件(重大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计划或方案。它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的突发事件(重大事故)发生可能性、发生过程、发生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应急预案明确了在突发事件、重大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

3.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资源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地铁列车是在封闭状态下运营的大型载客交通工具,因设备故障、技术行为、人为破坏、不可抗力等原因,均可能会发生突发事故。为能保证紧急情况下乘客的人身安全,在列车和车站都安装有相应的应急设备,当出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通过应急设备进行报警或自救。

4. 行车事故处理原则

事故的分析、调查、处理是事故发生后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为了及时恢复正常、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形成机制,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方法与手段,减少和杜绝事故的再次发生。

1.行车事故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1)各相关部门处理行车事故必须执行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

(2)分级处理的原则。发生行车事故,各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迅速组织救援,尽快恢复运营。根据发生事故的隶属关系和事故的等级分类,按照分级管理原则予以处理。凡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由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或者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发生行车险性事故或涉及两个单位以上的一般事故,由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调查处理;发生行车的一般事故由各直属单位具体负责调查处理。

(3)坚持“先救人,后救物;先全面,后局部;先正线,后其他”的原则,优先组织人员疏散、伤员抢救,同时兼顾重点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4)应坚持就近处理的原则:行车事故发生时,在上一级行车事故处理负责人到达现场前,员工按下表规定担任现场临时行车事故处理负责人;在上一级行车事故处理负责人到达现场后,则由上一级行车事故处理负责人担任现场指挥

2.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设备都包含哪些?

一般情况下,地铁列车上应配备的应急设备有:紧急报警装置、紧急开门装置、灭火器、逃生装置。车站的应急设备分为:火灾紧急报警器、自动扶梯紧停装置、紧急停车按钮、屏蔽门紧急开关四类。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一般有: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防淹门故障应急处理程序,控制中心应急处理程序、疫情爆发应急预案、应急信息报告程序、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保卫应急预案、地铁消防应急预案、机电设备(电梯、给排水、事故照明装置)应急处理措施及程序、供电专业抢修应急预案、工建专业应急预案、车辆专业应急处理办法、水污染应急处理预案、车务安全应急处理程序、接触网(轨)附近有异物的应急处理程序等,都属于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的范畴。

3.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的体制是什么?

根据《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应急机构,即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建设部设立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联络组和专家组;二是省级、市级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该机构比照国家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的组成、职责,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三是地铁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地铁企业应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有关部门参加的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

应急管理机构从功能上讲,可由应急运转指挥中心、事故现场指挥中心、支持保障中心、媒体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五个运作中心组成。其中应急运转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应急组织各个机构的动作和关系,主持日常工作,维持应急救援系统的日常运作;事故现场指挥中心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人员调度、资源的有效利用;支持保障中心负责提供应急物质资源和人员的后方保障;媒体中心负责处理媒体报道、采访、新闻发布会;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信息管理、信息服务。各中心要不断调整运行状态,协调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系统快速、高效施行现场应急救援行动。

4. 简述应急管理的内涵包含哪几个阶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出自:创业找项目
链接地址:http://m.gjknj.com/duwu/1521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

创业找项目

© 创业找项目 m.gjknj.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