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找项目 导航

关于双联的理论文章

来源网站:创业找项目 2018-06-16
创业找项目

篇一:理论文章

围绕经营工作 强化科技创新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结合党群培训和自身工作的体会

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和结果是利润,为股东创造价值,追求利润最大化;让“用户得利,商家赚钱,企业发展,员工增值”是企业的经营理念。随着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经营工作的复杂性和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前所未有。影响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主要有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④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⑤注重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⑥自觉适应市场规则等。企业要生存和不断发展,一定要搞好经营工作,经营工作是企业的中心工作,企业经营、财务、科技、生产等各项管理工作均需以经营工作为主线开展。因此,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一定要围绕经营工作,强化科技创新工作,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立足企业现状,我们应坚定不移地推进经营工作成效,紧跟国家和产业政策,强化企业科技创新,

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下分三个方面阐述:

一、如何围绕企业经营工作,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企业经营工作,不断探索和累积企业核心竞争力

199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为,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按照他们给出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

这种能力首先能很好地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如:能显著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增加顾客的效用,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索尼公司的核心能力是“迷你化”,它给顾客的核心利益是好携带;联邦快递的核心能力是极高水准的后勤管理,它给顾客的核心利益是即时运送。

其次,核心竞争力还必须是企业所特有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也就是说它不像材料、机器设备那样能在市场上购买到,而是难以转移或复制。这种难以模仿的能力能为企业带来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

最后,核心竞争力还具有延展性,能够同时应用于多个不同的任务,使企业能在较大范围内满足顾客的需要。如:佳能公司利用其光学镜片成像技术和微处理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成功地进入了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照相机、扫描仪以及传真机等二十多个产品领域;本田公司的核心专长是引擎设计和制造,这支撑了小汽车、摩托车、割草机和方程式赛车的制造。

核心竞争力不仅可以表现在技术上,还可以表现在生产经营、营销和财务上。如苹果电脑的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它首开使用鼠标操作电脑的先河,它的麦金托电脑可看可感的设计,极大地促进了个人和家庭电脑市场的发展;宝洁、百事可乐优秀的品牌管理及促销能力;丰田的精益生产能力等。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独特的能力,使公司取得了成功。

我们企业的企业性质是系统集成服务企业,面对市场需

求的增长和技术创新的加快,系统集成企业服务已由简单的设备组装向综合化服务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扎实推进企业经营工作,不断探索和累积企业核心竞争力。

系统集成最初的概念是简单地把一些硬件设备组装在一起,当时有人形象地将系统集成工作叫做"搬箱子";后来软件概念被引进,系统集成概念演变为由系统系统软件和各种硬件组成的系统工程;再后来,应用软件开发的概念也被引进。发展到现在,对系统集成的概念进行了归纳:系统集成是对各种信息系统或者叫信息应用系统,包括网络系统,从设计、开发到集成,到售后服务、运维服务等一个完整的过程。能提供何种综合解决方案成为系统集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近几年,"服务"的概念更加被强调,“服务”很显然成为系统集成企业的又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在巩固开发自己的专长,在业务拓展上有所侧重,通过市场环境分析、SWOT分析和五力分析找到自身发展的方向,巩固优势,就能得到较快的发展。企业对系统集成建设过程中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个企业,甚至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系统集成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就显得尤为突出。

要做好这块服务,必须对企业自身服务的行业领域有特别深的理解和了解,才有可能做进去,才有可能使得企业经营的系统和信息化系统跟客户在这个领域的业务结合起来,不会出现技术和应用两张皮的情况。对于系统集成企业,某个行业做得越深,说明企业在这个行业里面,市场份额和竞争力越强。

2、在经营工作中,如何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企业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而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2.1来源于企业核心技术的创新

所谓企业核心技术是指企业所有相关技术群中能够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最关键技术。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的竞争,实际上是技术的竞争。因此,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以核心技术创新为重点。 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核心技术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核心技术上突破性的创新,所提升的企业核心竞争

篇二:理论文章

理论文章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内涵及对当前民族工作的启示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智慧结晶。邓小平民族理论内容丰富,涵盖了民族关系、民族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宗教信仰、民族工作方式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既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又是对当代中国民族工作的准确把脉。

(1)强调民族问题的解决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大问题。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的解决,认为“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的问题”。他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说,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只有在消除民族隔阂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这些思想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对于民族问题重要性的高度重视。

邓小平同志对于我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也有清楚的认识。由于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和宗教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异常复杂。邓小平以进驻西南地区半年还未搞清楚有多少民族的例子说:“我们对少数民族问题不仅没有入门,连皮毛还没有摸着。”这说明了中国少数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强调,要消除历史上形成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隔阂,要解决各种民族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为了做好民族工作,解决好少数民族问题,邓小平同志始终坚持把民族问题放在社会革命总问题中思考,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全局性的高度,根据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基本任务来把握民族问题,根据各民族和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做好民族工作。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思想,以及他认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财富。

(2)强调建立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民族关系问题。他说,像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搞好民族团结,解决好民族关系问题,就是最大的工作成绩,就是工作做得好的标志。

1979年6月,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致开幕辞时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强调,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搞好民族团结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搞好民族团结,就要消除民族隔阂,要同时抛弃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因为两个“主义”一消除,团结就出现了。民族分裂活动是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最大危险,是影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的最大障碍。邓小平强调,必须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这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

各民族平等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先决条件。邓小平强调,在政治上,中国境内各民族是平等的,而且是“真正的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民族歧视”。何为“真正的平等”?首先,真正的平等必须是真实的,付诸实践的。邓小平说:“历史上的统治者,何尝没有宣布过好政策,可是他们只说不做。我们的政策只要确定了,是真正执行。”我们不仅要在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下制定民族政策,更要把所制定的政策付诸实践,真正地去执行这些政策。其次,真正的平等必须是事实上的平等。我们不仅要帮助少数民族在政治上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还要采取措施使少数民族在经济上、文化上得到改善和提

高,尤其要把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改善少数民族生活作为核心工作,这样才能为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基础。

(3)强调民族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

实现民族发展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认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繁荣,中华民族的振兴,就是56个民族的共同振兴。我国民族地区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但底子薄,基础差,自我发展能力弱。邓小平主张,党和国家要千方百计照顾少数民族的利益,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我们要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少数民族地区要利用好这些帮助和扶持,积极探索适合本民族、本地区发展的途径。邓小平还把民族发展作为判断民族政策正确与否和观察民族地区工作成败的标准,“观察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看那个地方能不能发展起来”。

邓小平同志提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条件,无论是制定方针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还是实施各项重大政策措施,都要研究民族特殊性和地区特殊性,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不能搞“一刀切”。为了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目标,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即先发展沿海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动力。少数民族的命运与全中国人民的命运是一体的,民族地区不改革,中国的改革就是不完整的,民族地区不改革,少数民族各项事业就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邓小平指出:“不搞改革,少数民族的贫困就不能消灭。”在全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总体形势下,民族地区不能游离于改革大局之外。

(4)强调“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邓小平同志对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完善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邓小平强调:“要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真正实行”四个字,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执行的态度。既然“真正实行”,就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和表面上,而是要在实质上、实际上实行,就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充分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要“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要把经济搞上去,使民族自治地方得到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果只有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形式,“如果不把经济搞好,少数民族从民族区域自治中得不到好处,那个自治就是空的”。

其次,邓小平认为,“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他根据我们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经验,在总结其他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联系起来。他说:“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

再次,邓小平提出要用法律手段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他主持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了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在这一思想指导下,198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基本法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固定下来。邓小平关于法制建设与制度紧密结合的思想,把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和实践工作都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最后,邓小平同志还提出,“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一定要多培养民族工作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充分发挥他们在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既要着重数量,更要注重能力素质的提高;既要充分信任,更要放手使用。

(5)强调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民族问题往往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邓小平说:“宗教信仰自由涉及到民族政策,特别是我们中国,一般都是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问题最多。我们要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必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不能用简单的强制的方法去处理思想和信仰问题,那样不但不会收效,而且非常有害。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他们所信仰的宗教观念、宗教戒律和宗教道德往往和该民族的礼仪、节庆、婚丧、服饰、禁忌等风俗习惯渗透融合在一起。因此,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还要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相结合。

邓小平强调,信仰不同并不意味着没有共同的政治基础,各族人民要在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他在1980年8月26日同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谈话时提出,宗教方面不能搞狂热,要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适应。

邓小平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思想是他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对于我们党团结各民族不同信仰的群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伟大祖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强调实事求是和尊重少数民族意愿的工作方法。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邓小平强调,我们解决民族问题或从事民族工作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从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充分调动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要同少数民族商量,不要单方说了算。同少数民族“商量研究,可以避免主观地决定问题”。民族地区情况特殊,如果按照惯常的做法去处理和决定问题,很容易犯错误。为防止工作上的主观片面性,就需要多听取少数民族意见,因为他们对情况熟悉,所提意见较符合当地实际。他说:“有时我们是一番好意,就是做出的决定不正确,但即使决定正确,如果没有通过他们,也会遭到反对。只要通过他们,即使有的决定还有缺点,他们也是会拥护的。”

邓小平所强调的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方法,是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的生动体现。

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邓小平民族理论成就,结合中国的国情、民情、族情和区情,不断探索成功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新理论、新经验,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

(1)一定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的解决。

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的解决。邓小平同志要求我们从全局性、战略性高度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江泽民同志也告诫全党:“民族、宗教无小事。”在2005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概括了新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并强调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始终关心民族工作。他多次到少数民族地区调研考察,就民族团结、民族地区发展等问题做出重要指示。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2)一定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2005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将“和谐”因素引入民族关系领域,标志着我们党民族关系理论已成体系。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也成为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一项新任务、新要求。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现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

(3)一定要牢牢把握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主题。

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工作,把它作为全部民族工作的核心内容。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中国的民族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发展。不发展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发展就不能体现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正确性。民族团结是发展的基石,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历史告诉我们,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生活。我们必须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一定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邓小平关于“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论断,为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明了方向。

首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其次,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我们必须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围绕如何充分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如何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展等作出新的探索,也就是围绕“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出新的探索。

(5)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

在解决民族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坚持中国自己的道路,探索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的道路。经过多年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我们深刻认识到,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全局,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根本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中指出:“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处理好民族关系,关键是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正确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今年在欧洲访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水土不服,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这些重要论述,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民族工作所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同时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自信,对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自信,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信,更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信,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决心。

篇三:理论文章合集

着力建设绿色生态的现代宜居城市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长沙抢抓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在城市发展中尽可能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通过绿色发展持续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推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城市居民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养成,实现了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生态风险降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市民幸福感明显提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必须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发展。长沙森林覆盖率达53.3%,“山水洲城”的独特风貌更是大自然对长沙的恩赐。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立足城市资源秉赋,编制了生态城市建设、城市林业生态圈、绿线保护等专项规划,进行城市色彩、天际线设计,形成了复合型、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绿色生态规划和色彩素雅的生态环境景观。严格功能分区,将城市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尽量保持城市的原生风貌,构建城区绿美相融、城郊森林环绕、城外绿海田园的城市生态体系。同时,强化规划的刚性执行。为彰显“山水洲城”的自然景观,对河西城区实施限高,规定岳麓山周边不允许建设超过100米的建筑。通过景观营造、绿化、水体利用等措施,长沙城区呈现出“远处有山、河中有洲、滨水有城、山水相映”的城市生态画卷。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生态是城市最大的财富,保护生态就是呵护城市的未来。一方面,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自然因子,尽量做到“不挖山、不填水、不砍树”、“不破坏山水风貌”,对每一片湖面、每一座山体进行严格控规保护。另一方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2008年实施“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投入110多亿元,完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项目369个,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达92.7%、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保持90%以上;农村基本实现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规模养殖和重点污染源全治理,成为全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典型示范城市。今年又启动了新一轮“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同时,生态保护更加重视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我们坚持政府机关带头,从细节做起,在全市倡导“Reduce”、“Reuse”、“Recycle”的“3R”理念,着力培育生态文化,生态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市民成为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三、大力发展两型产业。绿色生态城市必须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来支撑。我们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对传统产业实施高端化改造,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0 %以上。另一方面,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优”的思路,引进战略投资者,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蓝思科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式投产,5家文化企业成功上市,以远大住工为代表的绿色建筑产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初步形成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此同时,加快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先后关闭、淘汰造纸、水泥、制革、冶炼、化工等落后产能企业,成为全国“两高一资”产业比重最低的省会城市之一。全市万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1.03吨标准煤下降到2011年的0.640吨标准煤。 四、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体制机制创新来增强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节约资源是最聪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把资源节约放在突出位置,坚持用经济杠杆推进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探索形成了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等新模式,2008年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停止宾馆、酒店免费供应“七小件”;2010年启动宾馆酒店客房智能节电改造工程;去年,成立土地管理委员,严格土地审批,限量供地;今年又试行了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坚持以政策制度促进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制定出台《长沙市环境经济政策指导意见》,成立环境资源交易所,实施排污权交易和生态资源补偿等制度,明晰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者、使用者、破坏者等行为主体的权责。对长沙市饮用水第二水源株树桥水库水源保护区,按年补偿110万元的标准进行流域补偿,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合理有效利用。对环境风险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全市已有128家环境风险企业购买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让城市焕发创新的魅力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城市更精彩。奋力书写中国梦的湖南篇章,加快实现湖南“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 长沙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创新,按照省委提出的“六个走在前列”的要求,建设更加富裕、秀美、文明、幸福的大长沙。以理念创新打造城市引领力。理念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先导。理念创新就是用世界眼光、开放思维、人本理念指导和引领城市发展。

坚持国际视野。以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城市为坐标,用现代理念推动政府工作,主动融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提升城市综合实力,长沙综合竞争力跃升到全国城市第10位。树立开放思维。坚持向开放要效益、向开放要发展,树立强烈的开放意识、机遇意识,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推动开放发展,被评为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践行人本理念。坚持从群众切身感受出发,以促进群众生活持续改善为目标,不断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迫、最现实的问题,做到幸福家园人人共建,发展成果人人共享,为长沙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以模式创新增强城市创造力。

创新发展模式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前提和核心内容。以两型为核心。抢抓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历史机遇,坚持先行先试,大力发展两型产业,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探索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以科技为支撑。始终将科技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智慧城市建设,加强高新技术孵化、创业、服务基地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长沙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跻身全国城市10强,国际专利申请量名列省会城市第1位。以企业为主体。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作用,整合各类创新平台和创新资源,依托园区、科交会、产业技术联盟等载体,形成多元化研发投入机制,提高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率,让更多的长沙企业成为新产品的源头,成为标准的制定者。以管理创新提升城市竞争力。

管理创新是对传统管理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创新城市管理。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以规划引导城市发展,实施高密度、组团式开发,提升城市开发效率;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加强城市色彩和单体建筑设计,让每一项重点工程、每一个重要建筑都成为高质量、耐久性工程;推行网格化管理,实施畅通工程和城乡结合部整治,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创新社会管理。以全国首批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为契机,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创新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抓“治安”、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抓“治差”、创新城市交通秩序管理抓“治堵”、创新民生权益保障管理抓“治难”,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民生改善的统一。长沙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综治优秀地市称号和全国综治工作最高荣誉——“长安杯”。

创新政府管理。以精细化为核心,政府投资管理实行从项目立项、预算控制、工程建设到竣工决算全过程监管;建立公共交易平台,规范招标投标管理和国有资产处置;成立土地管理委员会,严格土地管理,率先全国实行土地出让网上招拍挂;深化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行政审批效率提升30%以上。通过政府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同样的钱办更多的事,同样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体制创新激活城市源动力。体制机制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活力之源。坚持以高素质的人才、高品质的城市、高效率的政府打造投资洼地。深化体制改革。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积极破除束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新体制、新制度,城乡统筹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资源集约节约、环保体制改革等取得明显成效。强化人才保障。改革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实施引进国际高端人才三年行动计划,引进国际高端人才101名、团队17个。其中有30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38位入选省“百人计划”,有力地支撑了长沙的率先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增长,从而实现长沙经济总量和人均均量分别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和第3位。创新发展既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城市管理者的不懈追求。在实现由“追赶型”发展向“引领型”发展转变的进程中,长沙将秉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致力积聚创新发展的正能量,为实现湖南在中部率先崛起勇当排头兵,争做新贡献。

关于双联的理论文章》出自:创业找项目
链接地址:http://m.gjknj.com/duwu/154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

创业找项目

© 创业找项目 m.gjknj.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