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找项目 导航

小学心理学论文题目

来源网站:创业找项目 2018-06-16
创业找项目

篇一:小学生心理学论文

关于小学生同伴接纳的调查

【摘要】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习社会规范和与人相处的技能。在社会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学会了适应,在适应中又得到了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能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由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构成。其中,同伴关系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无法替代的,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同伴关系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同伴接纳,一种是友谊关系。基于心理学家对小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及本次见习的调查,本论文主要着眼于小学生同伴关系中的同伴接纳

【关键词】人际关系 小学生 同伴关系 同伴接纳

【引言】同伴关系是小学生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儿童与同伴的关系是一种水平关系,交往双方的社会力量大致相等,交往的原则是平等互惠,彼此的行为也非常类似。在这种社会交往中,儿童有机会实践他的社会技能,并且学会只有在平等的关系中才能学会的社会技能如合作、竞争和亲密关系。

同伴接纳反应的是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在小学生的同伴团体中,有些儿童是非常受同伴欢迎的,很多同学都愿意和他们一起玩;有些儿童则受到同伴的排斥,别人不愿邀请他们参与游戏和活动;还有些儿童似乎被人遗忘,不大有人理睬。有些儿童在同伴中很有影响力,成为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大多数儿童在团体中只是具有普通地位。因此反应一个儿童在团体中的价值有两方面的特质,一是声望或者称受欢迎程度,二是地位。

发展心理学家通常以社会测评法来评定儿童在同伴团体中的地位或声望,运用一种叫提名法的技术,即要求儿童说出三个最喜欢的同伴,同时也提出相同数目他们最不喜欢的同伴。这样,团体中每个儿童都有正面提名(受欢迎的人)数和负面提名(不受欢迎的人)数,两者之差为儿童的社会声望;两者之和为儿童的社会地位。根据儿童的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这两个指标,可以将儿童分为五类。

(1)受欢迎的儿童:他们得到同伴许多正面提名及少量的负面提名,受到同伴的喜爱,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2)被拒绝的儿童:他们不受多数儿童欢迎,只有少数儿童喜欢他们,但他们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3)被忽略的儿童:他们所得的正面提名和负面提名都很少,他们有低的社会影响力和中等程度的社会偏爱。(4)争议性的儿童:他们得到许多正面提名和负面提名,他们在社会偏爱的得分是中等的,但他们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5)普通地位的儿童:他们得到的正面提名和负面提名都是一般程度的。其中,被拒绝的儿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很强的攻击性;另一类是不具有攻击性,但是焦虑、低自尊,与同伴接触表现出退缩。后者还可进一步划分成:(1)害羞——被拒绝的儿童;(2)不好斗、友善但不合作也不善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儿童。

被拒绝和被忽略的儿童都没有被同伴接纳,这对于他们适应学校的生活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被拒绝又有很强攻击性的儿童,在学校受到同伴的排斥容易使他们流向社会,与一些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沾染不良习气。

可见,同伴接纳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将理论付诸实践,为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接纳关系提出可行性建议。

【方法与过程】1、调查对象:xx小学一年级一班学生

2、调查方法:访谈法为主,文献法为辅

3、过程:查资料、见习观察、访问老师和学生、整理材料、分析总结等

【正文】一、我先从影响儿童同伴接纳的因素的因素入手,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方面:

(1) 父母的教养方式:说理、敏锐的权威型家长的子女往往是受成人和儿童喜

欢的;专制型的、没有情感反应的父母的子女常常是不受同伴欢迎、不合作、具有攻击性或破坏性的儿童。

(2) 认知技能:聪明的、学习好的儿童常常受欢迎。在学校学习很差的的学生

往往受到同学的排斥。

(3) 儿童的名字:名字比较吸引人的儿童比名字不吸引人的儿童更受欢迎。儿

童有个怪名字可能会被同伴嘲笑,使他们处于不利地位。

(4) 生理特征:外表具有吸引力的儿童容易受到成人和同伴的喜爱。

(5) 儿童的行为特征:即使儿童有漂亮的外表、聪明的头脑,如果他的行为是

不恰当的,也不会成为受欢迎儿童。受欢迎儿童活泼外向、友善、合作,有很多利他行为。被忽略的儿童常常是害羞和退缩的,不企图进入同伴团体,很少引起他人的注意。被拒绝的儿童往往攻击性强,不爱合作且爱批评同伴团体的活动,亲社会行为少。

二、案例及分析

(1)熊胤,女,七岁半,身体健康,无家庭遗传病史。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小学老师,亲生妹妹刚满两个月。在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下,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家里自觉学习并帮妈妈料理家务以及照顾妹妹,喜欢和妈妈分享身边发生的有意思的事儿,比如那几天回家都会给妈妈讲我们这些见习的大姐姐们。在音乐课上学会了一首歌于是迫不及待地想回家唱给妈妈听。在学校里,是他们班的副班长,成绩稳定在前三名。活泼聪颖且乐于助人,经常听到同学喊她的名字,下课后总领着一群孩子玩游戏,很受同学欢迎。

(2)杨杰,男,七岁半,身体健康,无家庭遗传病史。爸爸在酒店工作,事务繁忙,经常出差。妈妈为全职太太,有一个两岁大的弟弟和一个未满一岁的妹妹。爸爸工作忙,很少顾及家里的事,妈妈在家忙里忙外,与他的交流蛮少。在学校,作为熊胤的同桌,与熊形成鲜明对比。杨杰内向不爱说话,同学们也不找他玩,下课后一个人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第一天我就注意到了他,找他说话他害羞得低头不语,这时班上同学纷纷围过来要我不跟他讲话因为他是班上最笨的学生,成绩最差。

这之后,我经常无意识地关注杨杰,尽可能不留痕迹地帮助他,发现他的亮点并给予他适时的鼓励,增强其自信心,鼓励他大胆融入集体。并尝试着在班上指出杨杰的优点,他不是一个笨孩子,你们每个孩子都不笨。告诉同学间要平等相处的道理。走的那天,杨杰很主动地帮我搬板凳,并问我什么时候再来,让我很感动。

(3)从上述案例中,很明显的看到小学生两种不同类型的同伴接纳。案例一中的熊胤是受欢迎儿童,案例二中杨杰是被拒绝儿童中的害羞一类。从他们的背景我们可以找出形成这两种反差的原因。

首先,父母的教养方式:熊的父母文化水平较高,注重言传身教,经常与孩子交流沟通,有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引导孩子快乐地成长;杨的父母与他的交流沟通较少,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要,是他性格内向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认知技能:熊是典型的优秀学生,杨是同学们眼中的差生,同学们对他们的接纳很大程度上受此影响。

最后,儿童的行为特征:熊活泼外向、友善、合作,积极融入集体,杨内向退缩不企图进入同伴团体。获得同伴欢迎的程度自然不同。

三、解决对策

如何引导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从上述案例的分析中归纳几点,如下:

1、家庭:父母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

们的情感动态。形成良好的教养方式和教育方式,让孩子在快乐中收获成长。

2、学校: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老师,所以老师的作用不可忽视。老师

特别是班主任要关注班级动向,注重赏识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组织班级活动,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营造积极团结的班级氛围。

3、小学生:作为这一关系的主体,内因是最重要的。小学生自身的积极配合并

往正确的方向发展是关键。

【结语】同伴接纳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以两个反差较大的案例分析影响小学生同伴接纳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合自己的见习感悟所想所做。希望对这方面有所进步,不足之处,望提出建议,有待改进。

篇二:心理学论文题目

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 论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

2. 我国不同人群性别角色意识的比较 3. 成就动机与学业(或职业)成就的调查

分析

4. 不同群体的认知偏差的比较 5. 大学生人格相互评价的词汇分析 6. 社会评价的核心品质的词汇分析

7. 印象形成的实验研究(第一印象、个人

好恶的评价、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 8. 20世纪归因研究的综述(或归因理论的

比较)

9. 归因研究的新进展

10. 控制源与人格倾向的关系的实验研究 11. 构成态度的三成分的关系分析(或实验

分析)

12. 论偏见的社会心理根源 13. 20世纪态度研究的综述(或态度理论的

比较)

14. 态度研究的新进展 15. 态度转变的实验研究

16.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在人际

关系中的比较

17.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或幸福感)的关

系的调查分析

18. 社会交换理论的初步实证研究(社会交

换理论在择偶中分析)

19. 人际吸引(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

仪表、人格特征)的实验研究(人际关系的测量)

20. 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分析(或调查或实验) 21. 从众的实验研究(或从众研究的综述) 22. 服从的实验研究(或服从研究的综述) 23. 攻击(侵犯)行为(或亲和行为)理论

分析

24. 攻击(侵犯)行为(或亲和行为)研究

的综述

25. 攻击(侵犯)行为(或亲和行为)的因

素分析(或或实验分析) 26. 导致冷漠行为的实验研究 27. 试论群体内聚力

28. 竞争与合作的实验研究(或辨证分析)

29. 去个性化的社会心理分析

30. 择偶的社会心理研究(或综述或实验) 31. 宗教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32. 经济心理学的研究(选一个问题进行分

析)

33. 社会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关系的研究 34. 心理分析理论与文化研究 35. 无意识与创造性相关研究 36. 心理咨询的发展趋势研究 37. 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38. 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39. 森田理论与中国古代文化相关研究 40. 五种有影响的心理咨询理论及操作过程

比较研究

41. 当代农村(乡镇)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相

关研究

42. 当代我国中学心理咨询现状、发展、对

策相关研究

43.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题、对策

相关研究

44. 不同年龄大学生心理健康比较 45. 关于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研究 46. 西方心理咨询理论的中国化问题 47. 当代女大学生消费心理发展与变化 48. 大学生宿舍规范探讨

49.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价值中心”思考 5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心理障碍与心理干

预模式

51. 论心理干预在社会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意

52. 论心理咨询在社会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意

5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心理障碍与心理干

预对策

54.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55. 心理咨询来访者的阻抗及解除方法 56. 选择性注意研究

57. 内隐记忆的现象学研究 58. 知晓感研究

59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化运动 60学龄前儿童记忆发展特点

61健康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62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家庭教育 63社会化过程中亲子关系的互动效应 64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思考

65关于皮亚杰学派历史局限性的再评述 66情绪调节的实质探悉

67对认知不成熟的适应性本质及对早期教育的对策

68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德育

69从发展心理学观点看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70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家庭因素

71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心理学观点理解

72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心理学思想反思 73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 73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研究

74主动倾听与增强亲子关系沟通的成效 75人格发展中遗传与教养关系研究进展与思考

76社会关系对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影响 77儿童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家庭干预 78低体重儿童智能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7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述评 80论斯金纳对行为主义的贡献及意义 81论意识及其不同层次

82试论非意识层次的信息加工与意识层次的信息加工的不同

83试从认知过程看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 84从感觉剥夺和信息爆炸看感觉的重要性 85从知觉加工的特点看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性

86论记忆在心理生活中的意义 87试析记忆三级加工的不同特点 88试析遗忘的规律及其原因 89论增进记忆的方法及其依据 90试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方面 91论如何在掌握知识中形成抽象思维 92试评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 93论创造力特征和创造力培养 94论情商 95情绪理论综评

96论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97论高级情感及其社会应用 98论情绪,情感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99论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00论需要的动态变化

101试评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关于动机形成的观点

102论气质类型及其适应特点 103试评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学说 104试评凯利的人格构建学说

篇三: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 培养健全人格

周文庙中心学校 叶谕

摘要: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入,人的心理素质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尤其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其健全人格的发展,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

关键词: 小学生心理障碍心理健康健全人格

一、小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及原因。

在学校里,有许多小学生与常人大不一样,他们表面自尊但内心自卑;愿意进取但畏惧困难;有参与意识但参与能力低下;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欲望但消极的自我实现方式。这些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大都以自我为中心、自卑、孤僻、冷漠、妒忌、不满、不思进取、破罐子摔碎等严重的逆反心理。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不良的社会生活环境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家长过分溺爱。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在家里被众星捧月似的宠着护着,“拿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这种学生,在学校自理能力差,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承受能力差,自尊心很强,但自信心差;喜欢表扬,但对批评却接受不了,甚至产生严重的挫折心理,厌倦学习,厌倦学校。二是平时的高压教育。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的心理负担愈加沉重,早成才、快成才、多成才的压力日益增大,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存在着功利主义倾向,使学生的学习充满功利主义。学校以分数和升学

衡量学生;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迫切,学生除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参加众多的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外语班等学习,整天精神高度紧张,心理疲惫,压力很大。从而造成孩子的孤僻冷漠,甚至对各种学习,对家长、对学校都有逆反和仇视的心理。三是缺少爱。主要发生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小孩遭受父母离异,心理受到打击,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方面处理不当,就会使孩子觉得不如别人,缺乏信心和同情心,心理受到挫伤,产生妒忌、不满、不公平等心理。四是自身缺陷。有个别学生长相不好看或身体残疾,别人讽刺、挖苦,使他们心理受到伤害,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宽容,产生了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委屈、失望、说慌、无助、失落、对老师疏远、逆反心理等心理现象。五是缺乏生存教育。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认识不清,产生错位。正是由于这种种原因,使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二、关心爱护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对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问题多数与关爱、理解、信任等缺乏有关。因此,要搞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老师必须对孩子充满爱心,对学生抱以保护、爱抚、友善、关心、热情的态度,用关爱的精神去教育心理不平衡、心理被扭曲受伤害的学生,通过心理的安慰、心理引导和心理咨询给以安抚和解脱。而不能搞成思想品德般的说教或者心理卫生知识的讲解。那么,老师如何有效地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呢?

1、创设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

教师和家长在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帮教和矫正其心理失衡时,应首先为他们创造一个适合他们心理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捕捉教育时机,为他们选择和提供一些可读性强,又适合其年龄特征,内容健康的课外书籍,结合重大节日多

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平时组织学生观看健康的影像,组织参观烈士纪念馆,革命先烈纪念地,举行歌咏会、朗诵会等等,以此来分散和转移社会不良影响对他们心理的刺激。教师和家长应该放下架子,同学生交朋友谈思想,摸清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矫正他们的不良心理才会见成效。针对这些情况,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慢慢校正不良心理,逐步培养其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

一是建立一个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班集体。通过在班上开展互帮互学、互相关爱的活动,让学生相互深入全面的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爱的同学关系。对有困难有缺点的学生,用平等真诚的态度给予帮助,使他们在学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松,以增强其信心,激发其求知欲,鼓舞其勇气,对困难挫折都能勇敢面对,对他人理解、尊重、宽容,在集体中做一个受欢迎的角色。

二是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采用启发式和快乐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同时,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学习困难,增强其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培养他们相互协作、共同探讨的精神。

三是创设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利用主题队会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他们喜爱的影视片,讲故事,谈理想,说未来,选取一些社会角色作模拟表演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自己的角色心理,把远大的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学习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逐渐克服缺点,自我完善个性。

2、关注差异,用爱施教

心理健康教育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同,它更多的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绝大部分小学生心理健

康方面不存在大的问题,有问题的主要是极个别的,由于多种原因长期造成的。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必须认真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有关情况,通过日常的观察,初步确定出重点的教育对象,在作进一步深入了解后,再制定出教育计划、方案和措施,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和疏导。

结语: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的一项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门全新学科,是心理学理论的技术体现,属于应用心理理解范畴,是直接服务于人心理健康的一门独特的理论与技术。现在,农村小学并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主要是班主任与家长及各科任老师共同配合,处处留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展开帮教,用爱温暖他们,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对自身调节的自控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地成长、发展。

小学心理学论文题目》出自:创业找项目
链接地址:http://m.gjknj.com/duwu/278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

创业找项目

© 创业找项目 m.gjknj.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