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范文网 导航

教学设计【精选9篇】

来源网站:卡耐基范文网 2022-11-24 18:45:33
卡耐基范文网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9篇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篇一: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从课文插图中学习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知道司马光吗?你对他了解多少,能对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著有《资治通鉴》。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课文。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小节。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带点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小结: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读第二句,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读清楚。(学生自由读。)

(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水缸究竟有多在?缸里的水多不多?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生练读、评读)

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

(学生练读、评读)

4.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小朋友们都怎样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交流汇报,师板书: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

(3)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学生试着叫、喊)

(4)读出小朋友慌了的语气。(学生练读,评读)

5.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板书:司马光没有慌拿起使劲砸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6.学习课文第六小节。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小朋友司马光

慌了没有慌

哭叫喊跑举使劲砸

篇二:教学设计方案 篇二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适当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计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的依据:学生学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如乘加、乘减但都是乘在前面的)两步试题,这些式题由于乘法在前,所以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向右的。学生已经习惯这种运算,为了分散难点在学生列出分步算式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并根据综合算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重难点:1、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2、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把分步和成综合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列式解答:

1、 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学生口答列式。老师问:5、3、15分别表示什么?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2、出示:买笔记本用去15元,买水彩笔用去20元,一共用去多少元?学生口答列式,指名说数量关系。

3、出示:买笔记本用去15元,付了2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学生口答列式,指名说数量关系。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题1。

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

⑶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3本笔记本的钱+1个书包的钱=总共用去的钱】

⑷根据数量关系式那我们能不能把刚才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⒉教学例2。

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集体订正。提问:算式中50、18、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

⒊总结运算顺序。

⑴比较算式。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

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三、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2)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

(3)最后交流结果,并指名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仔细观察第2题找出其中的错误。

(2)进行订正。

(3)指名学生说说每题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4)提问:在计算这样的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醒:在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学生独立计算。

(3)组织比较:每组中两题有哪些相同?哪些是不同的?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4题。

篇三: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篇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简要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 揣摩人物内心世界,理解“心声”的内涵

(3) 尝试心理描写的片段语言训练

2 过程与方法:

教师激趣,学生探津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尊重学生个体,展示学生个性,引导学生从文中摄取有益的东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李京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促进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

教学重点:

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明确“心声”内涵

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换位思考法 ;

3: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先请你们欣赏一段歌曲《爸爸妈妈听我说》,歌中唱道“你对我好,我心里都知道,我学学这个学学那个忙得不得了,我的烦恼又有谁能知道,学得太多学得太杂消化不了……”道出了多少孩子心中的感慨,诉说了多少孩子的心声成长中的你是否有些感慨想说给爸爸妈妈呢?能不能放下心中的顾虑,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呢?

可能有以下几种感慨:

生1:我想对妈妈说:妈妈,女儿已经长大,请您松开您的手,让她自由地飞翔吧!

生2:我想对爸爸说:爸爸,我的成绩总是没有达到您希望的目标,请您不要伤心,我会继续努力的!

生3:我想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们很久都没坐在一起聊聊天了,你们能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轻轻松松地陪我吃顿饭吗?

师:(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看来,面对人生,面对爸爸妈妈,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静静地聆听黄蓓佳阿姨笔下的小学生李京京的“心声”吧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速读课文,自行积累字词,明确小说的三要素

学生可能这样归纳:

其1: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李京京

其2:小说的环境:校园

其3: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开端(117):李京京要求在公开课前朗读课文,被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理由拒绝;

发展(1844):李京京在林中练习朗读,想起自己与万卡相似的遭遇,心里难过悲伤;李京京纠正同学朗读的错误,被同学嘲笑,他倍感委屈

高潮和结局(4559):李京京在公开课上终于得到了机会,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

3 结合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师提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复述)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我(李京京)有着和课文《万卡》的主人公相似的情感,所以我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我的这一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嘲笑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我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三:精读课文,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明确“心声”内涵

精读文中,描绘李京京的文字(如:语言、动作、神态、心里活动),划出令人感触最深的语言,有感情地诵读,并将他的心里话说出来。

①李京京想读课文。

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②李京京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

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呀!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朗读课文难道要唱歌的嗓子吗?

③李京京想念爷爷,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

京京叹了一口气,走起神来讲义从他的手指间滑落,飘在地上,他没有发觉,一动不动他也有一个乡下的爷爷小时候,他是在爷爷那儿长大的……

④李京京思念妮儿,渴望得到友谊。

这么说,这个叫“奥尔迦”的女孩子一定跟万卡挺要好了?京京以前也有个好朋友,叫妮儿,就住在爷爷家对门……

⑤李京京渴望渲泄内心情感: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祯会不会嘲笑他呢?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

学生研讨、交流教师点拨:

李京京的“心声”(心里话)是:执着的要求在公开课上朗读小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认可、尊重;渴望亲情、友情,家庭能和睦,想念爷爷和儿时的伙伴;渴望感情的倾诉、宣泄总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语言训练:

用动情、细腻的笔触将自己曾经历的某种“渴望”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出来(学生预习本文时已酝酿)

示例:渴望“理解”时的心理活动

我到底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为什么当班长这么难?我像徘徊在两片森林之间的小鸟,不知该向哪儿飞我该怎么办?几颗晶莹的泪珠从脸颊上缓缓滑下来,落到唇边,苦涩的!我觉得自己就向马克·吐温笔下的那个竞选州长时被加上了种种罪名的人“马屁精”、“发报机”……都成了我的代名词

五、思读课文,探讨主题(多媒体分步出示讨论题)

结合下列讨论题,快速探讨小说主题:

1、 你认为李京京是个怎样的孩子?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点什么?

2、 谈谈你对程老师安排公开课的看法?

(提示:可以与文中的李京京、程老师进行换位思考,谈看法)

学生小组探讨,积极发言,教师小结:

通过写李京京渴望朗读课文、倾诉思念之情,却遭拒绝,最后勇于争取、表达心声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美好的愿望遭到他人拒绝或嘲讽时,不要灰心沮丧,更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执著追求,用努力为自己争取成功的机会并真诚呼唤教师对普通学生的尊重与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关注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六、拓展延伸、诉说心声(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乐画面,烘托气氛)

教师导言:同学们,成长的路上有阳光,就会有风雨;有关爱,就会有孤独生活中,被老师误解、被同学误会、与家人隔膜、与集体对立……曾经我们困惑、苦闷、彷徨、甚至逃避……今天李京京给了我们人生的启示,他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的美丽此时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让我们再次向生活敞开自己的心声吧!(学生诉说心声,师生随机点评)

教师诉说心声,并作总结:

沟通从“心”开始,倾听了同学们的心声,我深受感动和激励作为老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捧着一颗真诚的爱心,与每位同学平等交流,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

七:板书设计

心 声

黄蓓佳

人物:李京京(沉郁、执著、倔强)

(117)朗读要求被拒绝 (开端)

情节 (1844)用真情和体验练习朗读 (发展)

(4559)声情并茂朗读 (高潮、结局)

教学反思:

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重要内容解读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复述内容;精读课文,理解李京京的心路历程,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自我,与文本对话,理解文章深刻的主题

李京京现象在学校里是司空见惯的,如何善待这样的学生,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每个教师可以通过认真的反思,想想自己是否配做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

通过分析、揣摩李京京的心理描写和程老师的做法,领悟作者表达的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教师、评价教育,才能促进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篇四: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和容积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2、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理清思路。

1、回顾复习。

教师谈话:用一句话介绍前面几节课学习的关于圆柱的知识。

预设学生回答: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的特征;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各种情况。

2、理清思路。

同桌说说计算圆柱体积的步骤,先算出底面积,再算出圆柱的体积;

同桌说说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步骤,先算出底面积和侧面积,再算出圆柱的表面积;

3、揭示课题——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

二、基本练习,形成技能。

1、练习三第10题。

根据表中的已知分别计算每个圆柱的未知量。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三第11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注意分清3个小问题分别求什么问题。

3、练习三第12题。

引导思考:第1个问题求水池里最多能蓄水多少吨,要从体积入手;第2个问题要弄清楚求的是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4、练习三第13题。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之后一人板演,全班齐练。评讲时注意后进生的辅导。

5、练习三第14题。

⑴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⑵讨论:塑料薄膜的面积相当于什么?

大棚内的空间相当于什么?

⑶分别怎么算?

引导理解:蔬菜大棚中求需要多少塑料薄膜和空间有多大,分别求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一半。

6、练习三第15题。

分析:玲玲把一块长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圆柱体虽然形状变了,但什么没变?(体积)

7、练习三第16题。

提问:要求水面高多少分米,要先求什么?(水杯的高)

三、拓展延伸,开阔思维。

1、第19页思考题。

学有余力学生完成。

⑴把圆钢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你能想到什么?

⑵全部浸入,水面上升9厘米,你又能想到什么?怎么算出这个圆钢的体积?

⑶这题还可以怎么想?

让学生明白:上升或下降的水的体积就是那一部分钢材的体积。

篇五:数学教学设计 篇五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老师请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器,谁来说说你所带容器的容量是多少?

(指名交流)

2、谈话:像这些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做单位,毫升可以用符号“ml”表示。(板书)

二、学习新课。

1.谈话:饮料瓶的容量是500毫升,钙奶瓶的容量是100毫升。那么1毫升是多少呢?

(让学生来简单描述,或上来倒出认为是1毫升的水。)

2、认识1毫升。

出示:25毫升量筒。

谈话:这是一个25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是1毫升。

(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感受1毫升有多少。)

我们再用这个滴管来滴1毫升的水,数数有这样的几滴。

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数数。

4、谈话:你觉得1毫升的水怎么样?

(让学生体会1毫升是很小的计量单位)

5、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升和毫升都是容量的计量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可进行猜测,可能有学生已经知道其中进率。)

6、出示:图片

谈话:你能看着刻度说出每个容器里有多少毫升水吗?(指名交流)

7、出示1升水,与500毫升的水比较,估计1升水有多少毫升?

(1)学生估计交流。

(2)实验证明。

板书:1升=1000毫升。

8、练习,“想想做做”第4题。

4升=()毫升20xx毫升=()升

9升=()毫升5000毫升=()升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全班校对,及时纠正错误。

三、巩固应用,完成“想想做做”。

1.第1题。

(1)学生审题后估计各容器里有多少毫升。

(2)出示数值,全班读一读。

2.第3题。

(1)学生审题,指名说出每种饮料的容量。

(2)学生独立思考。

(3)指名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阅读“你知道吗?”

四、课堂小结。

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9页。

3、课外作业:到超市看看,哪些物品是用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升?哪些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

4、有时间介绍一下节课量器的做法,并允许学生在家里试做。

篇六:教学设计方案 篇六

【设计理念】

注重教师“导”的过程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脚手架”,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设计特色】

关注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丰富学生语言实践的形式。

【教学流程】

一、紧扣题目,导入全文。

课文的题目“我选我”是王宁同学美好心灵的展示,也是课文内容的概括,可这样入:

1.先出示课题“我选我”,要求把课题读好。

2.出示阅读要求:

(1)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读通每一句话。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反馈。

(1)检查生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在读“今、林、名、让”等生字时区别出前鼻音和后鼻音。

(2)说说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二、分步导读,加深体验。

王宁为什么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呢?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我们还要再认真地读课文:

1.请同学来读课文。(课文有4段,可以请4个同学来读。)

2.集体评价。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把课文读通顺。

3.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三、重点引读,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的学习,可分以下3个练习板块进行。

练习之一: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

练习步骤:

1.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一句话?

(“选谁呢”是每个同学都在思考的问题,大家都在想,此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因此,这一句话既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声音又不能太重;“我选我”反映了王宁为同学服务的愿望,但这种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读的时候语气要真诚、坦率。)

2.我们再来读读下面的两句话,想想他们的意思:

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选谁呢?

教室里静悄悄的,选谁呢?大家都在想。

(引导学生比较、体会这两个句子,不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还使学生初步学会捕捉句子中的语气信息,并知道对于同样的意思,可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表达。)

练习之二:林老师亲切地说:“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要选自己?”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练习步骤:

1.我们怎样来读林老师的话呢?(读对话要注意提示语,留心这些词语,就能帮我们进一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王宁的话该怎么读呢?我们先学着给他说的话加上提示语。

(在学生说出“王宁认真地说”“王宁诚恳地说”“王宁笑着说”“王宁回答说”等以后,可加以评价:提示语可以是表示神态的,也可以是表示动作的,运用恰当,就能把话说得更明白。)

练习三: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练习步骤:

1.引导学生读好这句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同学们对王宁的举动由“愣”到喜的变化,感受同学们对王宁“我选我”大胆举动的鼓励、赞赏和钦佩之情。

2.指导学生用“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大家说”的句式表达各自对“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所含的意思的理解。

【评点]

以3个训练板块,解读一个探究中心:“王宁为什么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引导学生自主地诠释了文本。最后又以选举后的“大家说”让学生作感想式的自由表达。本设计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自由感悟的理念,并以朴实的方式表达,显得自然清新。

篇七:教学设计方案 篇七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品味精妙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品味精妙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

品味精妙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自主预习案】

1、文章里面有你不熟悉的字词吧,通过努力,你能掌握吗?赶快动笔吧,亲爱的孩子!

水zǎo( ) chéng( )清 宽chǎng ( ) 水藻( )

狭窄 ( ) 宽敞 ( ) 贮蓄( ) 澄清( ) 济南( ) 镶上 ( ) 髻 ( ) 看护妇( )

2、解释下列词语

响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选出下面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吗?( )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4、《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___。

篇八:教学设计 篇八

一、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可以是有关狗的图片或是视频)多少年来,狗一直都是我们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又名犬,种类繁多。你都知道有什么种类的犬吗?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能在军队中执行特殊任务的犬叫什么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军犬的,它的名字叫黑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第9课,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在小组内解决字词的问题。(小组学习)有没有在小组内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在语言环境中或是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

字词的问题解决了,阅读障碍扫清了,现在再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三、学习课文

1、课文能以军犬黑子为题,那么黑子决不是一条普通的军犬,它到底是一条怎样的军犬呢?现在我们来快速的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军犬?从哪看出来的。(找出有关的词或句子)

2、就是像同学们说的这么一条优秀的、机灵敏捷的军犬竟然变了,它变得沮丧痛苦,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如此沮丧痛苦,让我们走进训导员,走进这次特殊的测试。请同学们自读3—10自然段,然后到小组中合作完成学习卡。

小组合作学习,汇报。

汇报驯导员的第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驯导员对黑子的态度是什么?黑子什么反应?

汇报驯导员的第二句话。这次与上次比语气有什么变化。你能读出这种语气吗?指导朗读。

汇报驯导员的第三句话。驯导员严厉的态度。读出严厉的语气。

汇报驯导员的第四句话。

指导读驯导员的几次否定的语气。教师范读四句话。

指名读驯导员的话和黑子反应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书上的空白处。

3、面对驯导员一次比一次加重的语气,黑子由开始的迷惑不解变成了沮丧,让我们再来一齐读一读第七段,从中你能读出它是一条怎样的军犬?从哪个句子,哪个词看出来的。

4、作者通过对黑子动作表情的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一条对工作认真负责,反应能力强的军犬。正是黑子超人的智商在哈哈大笑中读出了欺骗。黑子被重重的伤害了,它的反应让驯导员出乎意料,驯导员流着泪向黑子解释,带着哭腔挽留,但黑子还是决然的离开,发生了这悲剧的一幕,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的10—15自然段。

此时的黑子心情怎么样?人在极度痛苦时会怎么做?我们这无言的战友只能用一声“嗷”来表达,如果黑子是人的话,这一声“嗷”会对驯导员说些什么?带着你体会的黑子那极度痛苦的心情来练习读这一段。

四、学以致用

黑子的出走说明了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我听了这个故事后,陷入了沉思…”作者会沉思什么呢?让我们进行一次生命的对话,你可以对黑子说,也可以对自己说,可以对全人类说…想对谁说就对谁说。

篇九:教学设计方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配合、适宜、恩惠”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3、认识《白鹭》不拘泥于对形象具体实在的描写而取其神韵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4、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关于白鹭的资料,初步了解。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白鹭的图片,并交流和白鹭相关的知识。出示PPT。

看了图片,你对白鹭有什么初步感受呢?

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来赞美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白鹭》,品味、感悟、欣赏,分析文章中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二、了解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三、检查预习

1、给下列生字正确组词

2、正确流利读词

3、写出下列词语近义词

四、出示目标:

1、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2、认识《白鹭》不拘泥于对形象具体实在的描写而取其神韵的写作特点,并尝试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3、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

五、自学提示(一)

初读课文,体会白鹭之美

1、画出描写白鹭独特的美的句子。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白鹭,体现白鹭之美?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有关白鹭的几幅画面。

六、检查自学结果:

1、找出描写白鹭独特的美的句子。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起句用一个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给这篇散文定下了基调,通篇文字充满了诗性的感悟和表现力。

比喻新奇、贴切。

精巧:精致、小巧、美妙。

诗:富有韵味、极耐品味。

(2)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作者如何评价?

学生讨论,师生总结:

色素美: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评价:白鹭“色素的配合”很适宜。

(3)白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作者如何评价?

学生讨论,师生总结:

身段美: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评价:“身段的大小”很适宜。

(4)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附图比较)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大了些,太不寻常。

教学设计【精选9篇】》出自:卡耐基范文网
链接地址:http://m.gjknj.com/special/3491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专题

卡耐基范文网 最近更新 免费论文网 公文素材库 文库114 范文 公文驿站 公文集锦

© 卡耐基范文网 m.gjknj.com 版权所有

濞寸姵枪閸ㄥ倿宕ユ惔鈥崇ギ闁告瑯鍨伴ˇ鏌ュ礆閿燂拷
闂傚嫭鍔栧鍌炴偋闁稓骞�: 5闁稿骏鎷�/缂佲槄鎷�闁告ḿ鍠嶉悳锟�10闁稿骏鎷�
闁革负鍔庨崵搴ㄥ绩椤栨瑧甯�
闁艰鲸姊婚柈瀵糕偓骞垮灪濠€锟�
濠㈣泛绉撮崺妤呭箣閹邦剙顫犻柨娑虫嫹
濞寸姵枪閸ㄥ倿骞嬮幇顒€顫犻柛姘嚱缁辨繈鎳熼妷锔斤骏婵炲娲戞繛鍥偨閵婎煈鍤為柤杈ㄦ⒒闁鈧箍鍨哄﹢锟� 閻庡箍鍨哄﹢鍥ь嚗椤旇绻嗛柛娆欐嫹 p00852-1 闂傗偓閹稿骸鐦荤€甸偊鍠曟穱濠囧矗瀹勬澘璁插璺虹Т閸╋拷 濞撴艾銇樼花顒勫箖閵婏附鍋濈紒鎲嬫嫹 闁瑰灚鎸哥槐鎴濐嚗椤旇绻�
闁革负鍔庨崵搴ㄥ籍閸洘锛熼柨娑欒壘閹冲棙绋夐埀顒勬嚊閸愬弶鍣ù婊愭嫹 9:00-12:30 14:00-18:30 闁告稏鍔岄崣锟� 9:00-12:30
鐎甸偊鍠曟穱濠囧绩椤栨瑧甯涘☉鎿冨弿缁辨繄鎷犲畡鏉跨憦闁稿繑濞婂Λ瀵哥玻濡も偓瑜帮拷
鐎甸偊鍠曟穱濠囧绩椤栨瑧甯涘☉鎿冨弿缁辨繄鎷犲畡鏉跨憦闁稿繑濞婂Λ瀵哥玻濡も偓瑜帮拷
闁衡偓椤栨瑧甯涢柟瀛樺姇婵拷 鐎规瓕灏獮蹇擃嚗濡ゅ嫷鍤夐柡鍌氭川閻濋攱寰勫鍛厬闁哄鍟村锟�